邳州哭母小祥【文天祥】原文翻译赏析

  祥兴元年(1278)九月七日,作者母亲曾氏病逝于惠州。作者《集杜诗·母》序说:“先母,齐魏国太夫人。盖自虏难后,弟璧奉侍赴惠州,弟璋从焉。已 而之广、之循、之梅。余来梅州,母子兄弟始相见……(祥兴元年)八月,两国之命下,时已得疾,九月七日寅时,薨逝。弟璧卜地于惠循之深山间。”次年九月七 日,为曾氏周年祭日,时作者被押北上正经过邳州,哭祭并作此诗。邳(pī)州:今江苏邳州。小祥:丧祭名。父母死后周年祭为小祥。《仪礼·士虞礼》:“期 而小祥。”

  我有母圣善,鸾飞星一周。去年哭海上,今年哭邳州。

  遥想仲季间,木主布筵几。我躬已不阅,祀事付支子。

  使我早沦落,如此终天何!及今毕亲丧,于分亦已多。

  母尝教我忠,我不违母志。及泉会相见,鬼神共欢喜。

  我有母圣善,鸾飞星一周——圣善:通达事理,心地善良。《诗经·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鸾飞:比喻逝世。常用来指女性。星一周:一周年。参看前选《过零丁洋》“干戈落落四周星”句注释。这两句是说:我的母亲通情达理,心地善良,逝世已经一周年了。

  去年哭海上,今年哭邳州——“去年”句:指去年此时母亲曾氏病逝于惠州。因地处海滨,所以说“海上”。这两句是说:去年今日,在惠州哭殓母亲,而今年只能在邳州哭祭母亲了。

   遥想仲季间,木主布筵几——仲季:古代按行次称兄弟为伯、仲、叔、季。这里指作者弟文璧、文璋两人。木主:为死者立的木制牌位,相当于灵位、灵牌。布: 放在……的上面。筵(yán)几:即祭席,神灵凭倚、所坐的几席。这两句是作者想象他的两个弟弟在远处祭母亲小祥的场面,意思是:今天文璧和文璋,摆好了 祭席,然后把母亲的灵位放在上面。

  我躬已不阅,祀事付支子——躬:本身。阅:经历。这里是亲自操办的意思。支子: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嫡长子受族人兄弟尊敬,继承大宗,故称为“宗子”,其余称为支子,这里指作者的两个弟弟。这两句是说:我不能亲自到场祭奠母亲,祭事只能托付给两个弟弟。

   使我早沦落,如此终天何——使:致使。沦落:这里是漂泊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如此:指不能给亡母祭拜。终 天:长久,久远。这里是终身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我过早地被元军俘获,以致现在漂泊天涯;不能给母亲祭拜,让我抱憾终身。

  及今毕亲丧,于分亦已多——这两句是说:如今母亲的丧事已完毕,而母亲的恩德,我却终生受用。

  母尝教我忠,我不违母志——这两句是说:母亲曾经教导我要精忠报国,我决不会违背母亲的愿望。

  及泉会相见,鬼神共欢喜——及泉:到了黄泉之下,死后。《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这两句是说:死后与母亲在黄泉相会,成为鬼神,也其乐融融。

   这首五言古体诗,风格淳朴,感情深厚。诗歌内容可以分两个层次去把握:第一个层次从开头到“如此终天何”,写想象中的亡母小祥祭祀场面及自己不能亲祭的 椎心痛恨;第二个层次写自己不忘母亲教诲,表达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诗歌宣扬的是儒家两大传统伦理主题:“孝”与“忠”。于民族沦亡之际,这种宣扬颇见其 青松傲霜的民族气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1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夜坐两首――白居易诗词全集

      夜坐两首   [唐] 白居易   夜坐之一   斜月入前楹,迢迢夜坐情。   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   曙傍窗间至,秋从簟上生。   感时因忆事,不寝到鸡鸣。   夜坐之二…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226
  • 《进学解》文言文

    《进学解》文言文   [唐]韩愈   【题解】本文是元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0
  • 黄宗羲《山居杂咏》阅读答案及赏析

    山居杂咏 黄宗羲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注】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4
  •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这两句是说林亭夏日的景色:深涧之中,青松经风发出飒飒声响,如千尺雨落;庭院之中,翠竹摇动,虽属夏日,却如秋日般凉爽。赏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两小儿辩日原文翻译及道理意思

    两小儿辩日翻译及原文的道理意思 《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宇宙之大,知识之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太公与武王》“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太公与武王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恶其人者,恶其余胥(余胥,墙角)。咸刈厥敌,使靡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