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构想与实践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构想与实践论文。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生涯规划专题组推荐。
摘 要:根据国家进行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及当前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行进一步改革,按照学生实际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更好把握学生职业学习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从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顺利就业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有效教学 构想 实践探索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和目标,我们结合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按照有效教学的理念,对这门课程进行了设计和初次实践探索。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效教学”的构想的背景
1、生源整体素质发生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我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实行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政策,吸引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争先进入中职学校就读,学生没有就业压力,思想品德好,文化基础普遍较扎实,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强,教师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学校的品德教育一直以来沿用以理论学习为主,学生主动把科学正确的理论奉为信仰和理念,积极主动导向自己的行为。然而,进入9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急转直下,加上近来高中的不断扩招,导致中职生源的文化素质严重参差不齐,并且每况愈下。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每天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来学校混日子,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生涯规划专题组推荐。使得教学困难增大,教学质量下降。
2、中等职业教育观念发生变化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各种教育功能和定位已经非常明晰。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在此背景下,中职教育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已严重不能满足客观变化的需要,因此,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和趋势。过去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方法,比较注重传授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学生的程度,由浅入深的把大量的学科性知识分散到各个阶段中讲授,但在教学效果上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明显的是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相脱节,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行为习惯有偏差,因此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效教学”的构想
1、明确课程定位,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打好基础,让学生可持续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虽然只是一门德育课程之一,是专业教育中的公共课程,但我们的教育理念是,把它作为一个专业来打造和建设。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高度”。可以说德育课程是是专业教育的另一个核心课程,既是它的基础,更是它强大的推动力,可以贯穿整个专业教育课程,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只要学生有了坚定正确的信念,学生就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中职学习生涯以及将来的人生路,建立一定要学,必须学好的学习态度和行动,主动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磨合调整。
2、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运用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素养、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继续升学打下良好基础。《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就作为学生开启人生路的第一步,以点带面,展开对整个专业学习的攻略。
根据我校专业设置和要求、行业的特点、学生的生源素质、整体概况等具体情况,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在课程上的安排上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工作中所要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动。在教材的课时安排上采用“有用、能用、适用、实用”原则”进行了重点选择,逐步贯透。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生涯规划专题组推荐。
我们制定的实际课时计划:
课程模块 |
课程内容 |
实践学时 |
大纲建议学时 |
|
|
课程介绍 |
#p#副标题#e#
2 |
2 |
1 |
第一模块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
第一课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
2 |
4 |
4 |
第二课职业理想的作用 |
2 |
|||
第二模块 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
第三课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
2 |
#p#副标题#e#
8 |
8 |
第四课发展要立足于本人实际 |
2 |
|||
第五课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 |
4 |
|||
第三模块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
第六课确定发展目标 |
2 |
8 |
6 |
第七课构建发展台阶 |
4 |
|||
#p#副标题#e#
第八课制定发展措施 |
2 |
|||
第四模块 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
第九课正确认识就业 |
2 |
12 |
6 |
第十课做好就业准备 |
8 |
|||
第十一课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 |
2 |
|||
第五模块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 |
第十二课管理规划,夯实中深发展的基础 |
3 |
4 |
6 |
第十三课调整规划,适应发展条件变化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生涯规划专题组推荐。 |
||||
第十四课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
1 |
|||
考核:课后完成 |
2次 |
|||
合计 |
38 |
|||
对比:1、根据本校特点在课程介绍、第三模块、第四模块作了课时上的调整和增加。 2、考核主要在课外完成(调查报告、创业计划书或个人简历制作)。 |
[NextPage]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构想与实践论文第二部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构想与实践论文第二部分。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生涯规划专题组推荐。
#p#副标题#e#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有效教学实践与探索
1、教学主线:
我们要把这门课程作为一个专业来打造,学生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制定了一条教学主线:了解(知己知彼,点燃自信)——寻找(适合自己的就是做好的)——确定目标(目标是前进和成功的动力)——制定措施(行动最实际)——评估调整(反思是提升自我的关键)——有准备能发展的职业人。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内容,力求完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2、具体教学与效果:
学习模块 |
教学目标 |
具体内容 |
教学方式 |
教学效果 |
课程介绍 |
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目前所处的状况、环境,预知自己的未来,规划自己人生,努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
1、中专和高中、大学的概念。 2、人才的定位。 3、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和决定性。 #p#副标题#e# 4、我国未来人才发展的趋势。 5、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
引导互动、探究、事实对比、、讨论、学前调查问卷 |
1、让学生认识和喜欢这门课程,对它充满期待。 2、降低学生对基本不认知的中专生活的抗拒感,使学生初步了解中专生活,明确它是自己人生新的篇章,与高中同学的学习不一样,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从零开始,自己每天的选择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 3、点燃学生的自信。 |
第一课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
1、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 2、形成关注自己职业的态度。 |
1、劳动、工作、职业的关系和差异 2、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 |
事例、 引导、 讨论 |
使学生从心理上成熟起来,敢于面对自己人生新的转折点,勇于挑战未来的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路。 |
第二课职业理想的作用 |
1、了解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 2、明确职业理想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 3、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
1、掌握和处理好目前个人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2、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学会舍得,有舍才有得。 |
事例、 引导、 讨论 |
1、使学生尽可能放弃对中专、专业学习的对抗心理。 2、职业和职业理想的正确规划可以改变人生的命运。 |
第三课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
1、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初步了解学习的内容及需要掌握的技能。 2、热爱所学专业并能充满期望。 |
1、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岗位、所需考取的资格证书。 2、如何在自己的专业上追求更高的成就。 |
事例、 讨论、 讲座、 图示、 视频 |
#p#副标题#e#
使学生开始了解自己的专业学习,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和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自己确定发展目标提供基础。 |
第四课发展要立足于本人实际 |
1、寻找和面对真实的自己。 2、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的相符合差距之处,体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 |
1、通过测试和评价清晰、真实的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和与职业从业者要求之间的差异。 2、掌握基本的调适方法和技巧。 |
事例、 讨论、 图表、 调查测试卷 |
使学生能勇于面对自己、接受自己、调适自己,在个人职业的人生发展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
第五课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 |
1、分析家庭状况,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关注区域经济特点。 2、学会把个人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 3、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
1、通过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学会从中掌握发展的机会和机遇。 2、布置调研小课题,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机。 |
事例、 讨论、 视频、 演讲、 调研报告、 学生调研成果展示课、 |
1、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度。 2、培养自己对个人、行业、社会、国家的发展信心。 |
第六课确定发展目标 第七课构建发展台阶 第八课制定发展措施 |
1、明确科学的目标追求才能有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 2、掌握确定、构建、制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要领。 3、形成敬业乐业精业、积极进取的精神,确立脚踏实地实现发展目标的态度。 |
1、为什么要确定个人的发展目标。 2、如何构建自己的近期目标、阶段目标、长远目标。 |
事例、 讨论、 演讲、 表格、 构建目标活动展示。 |
使学生通过在制定、构建、评价反馈个人发展目标一系列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人生目标对实现理想的重要作用。 |
第九课正确认识就业 |
正确认识就业、首次就业,建立正确的就业观。 |
学习职业生涯发展“十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
事例、 讨论 |
使学生积极面对就业,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
第十课做好就业准备 |
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准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
1、掌握求职技巧。 2、制作个人求职简历。 |
#p#副标题#e#
事例、 讨论 图示、 招聘会活动 |
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使学生懂得必须为将来的就业做好身心素质、专业素质、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充分准备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培养和追求。 |
第十一课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 |
了解创业的意义,做好创业准备,建立正确的创业观。 |
制定个人的创业计划书。 |
创业交流会活动 |
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做人做事要务实的同时学习创新意识和抓住机遇。 |
第十二课管理规划,夯实终身发展的基础 第十三课调整规划,适应发展条件变化 第十四课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
1、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调整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p#副标题#e# 2、形成科学管理、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培养成功者的心态。 |
1、定期检查、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 2、科学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
事例、 讨论、 回头看一看活动 |
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反观、反思、总结、调适的意识行为及习惯,以形成更强大的行动力,基本达到做一名有准备可发展的职业人的教学目标。 |
结束语
有效教学应该是“活”的有生命的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看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能否得到发展。知识的获得效率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如果学生在认知上做到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构建新知识的意义,在情感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需要的状态,在方法上表现为独立思考、善于提问、敢于质疑,在过程上表现为多元对话、互动、体验、合作、探究、总结、提升,学生是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而非被动机械地接受,就是最好的效率。我们就是带着这个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生们的体会很深:这门课程有用,一步一步的让我们学会学习,改变自己,课堂也活起来了。
展望今后德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开展,我们仍须改进并完善,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完善课程评价方案、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标准等内容,这样就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更好地开展“有效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师的教学与实践能力培训以及教研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重点立足于有效教学,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学习新概念》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2、徐伟平、徐国庆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