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原文: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48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弈秋》文言文翻译

    《弈秋》文言文翻译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弈秋》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孟子…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9
  •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知识点   一、考查对诗意的理解   对诗词大意理解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如2008…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7
  •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阅读及译文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 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88
  • 苏轼《四菩萨阁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四菩萨阁记 〔宋〕 苏轼 始吾先君于物无所好,燕居①如斋,言笑有时。顾尝嗜画,弟子门人,无以悦之,则争致其所嗜,庶几一解其颜。故虽为布衣,而致画与公卿等。 长安有故藏经龛,唐明皇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111
  •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这两句诗就是他身处逆境的情况下发出的哀叹和表示的决心——众多的利禄之徒奔走并依附于权门,贤明的人则避开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8
  • 李煜木兰花全词翻译赏析

      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李煜   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