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王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盛夏的夜晚,我们常常能看见萤火虫。在我的印象中,萤火虫不但美,而且很奇特。它们尾部发出的亮光在黑暗的夜里,就像天上闪闪的星星。小说《萤王》中的萤火虫,更神奇。不但会引路,还懂得报恩。就像童谣里唱的那样:“萤火虫,像灯笼,高高挂,慢慢飞,黑夜里,引着我,慢慢走……”

小小的萤火虫也知道谁是好人谁是恶人?小说《萤王》中那五只有灵性的萤火虫就知道。

在一望无际黑暗的芦苇荡里,萤火虫引着爷爷,慢慢走,终于获救了。爷爷在感激之余,决定保护萤火虫一辈子。可秋虎不理解,处处和他作对。捉萤火虫去卖钱。爷爷勇敢机智地解救萤火虫。萤火虫知道报恩,帮爷爷一起,救起了秋虎落水的儿子,用行动感化秋虎。秋虎想拯救萤火虫的栖息地――芦苇荡,可一切都晚了,爷爷死了,跟着萤火虫走了。

《萤王》里爷爷和萤火虫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们村张爷爷和桂花树的故事。

我们村马路边有一条绿化带,里面种着桂花树和香樟树。平时有些村民把垃圾随手一扔,丢在绿化带里面的缝隙里。日子久了,垃圾堆成了小土包。垃圾边的桂花树,也许是垃圾里肥料起了作用,长得特别旺盛。一天早上,不知是谁点燃了垃圾堆里的废纸,冒出了滚滚浓烟。一阵风吹来,火苗像一条火龙窜出来。旁边的桂花树像个可怜的孩子,在浓烟中摇摆,好像在呼喊:“来人呀,快来救救我,救救我!”可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好像谁都不在意它。当时我也看见了,也是这么想:别多管闲事了。

正在这时,我看见张爷爷急步向桂花树走去。张爷爷今年70多岁,满头白发,在早晨的阳光下,白的发亮。只见他一手拿着扫帚和铁铲,一手拎着一桶水,来到垃圾堆旁,放下铁桶和铁铲。双手拿起扫帚,弓着腰,高高举起向火苗拍去,连续拍打了十多下,火苗消失了了。然后他拎起水桶,把水泼在垃圾上,顿时火全灭了。他又拿起铁铲,把垃圾装进铁桶里,拎到对面垃圾箱倒掉。这样来回好几趟,垃圾终于铲完了。桂花树得救了,张爷爷笑了。

那以后张爷爷做起了护花使者,好像爱花护树是他的责任。

今天晚饭后,我又看见张爷爷静静地坐在桂花树下面。桂花树长满了很多小小的花苞,一串串,密密麻麻,可爱极了。等到花开,香气四溢,一定令人陶醉。桂花树的叶子在风中摆动,好像在给张爷爷扇扇子。太阳的余光,通过桂花树叶子的缝隙,星星点点洒在张爷爷脸上,身上,手上,发出金黄的光芒。

读《萤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大自然里的一虫一鸟,一花一树都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和爱惜它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695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艺术通史: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读后感_1200字

    《艺术通史: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读后感1200字 这是第一次系统的读了一本艺术通史,以前读过艺术的故事及一些艺术作品和相关的书籍。知识比较零碎,读完这本书感觉很多了解的支离破碎的东…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66
  • 读《屋顶上的小孩》有感800字

    清晨,推开窗户,托着脸看着对面陋房屋顶上有两个小孩坐在屋顶上,我突然想到薇拉和小妹。  薇拉和小妹经常爬上屋顶去看,在她们的小妹妹宝宝夭折后的第二天清晨,发现了的美,“就…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99
  • 西游记读后感3000字

    西游记读后感3000字: 昨天把西游记都读完了,今天就做个小结吧。去年底开始读西游记,刚开始是听的单田芳评书版本,后来每天听完单田芳版本还要再去看一遍书,最后干脆就不听只看了。 西…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8
  • 《红军的故事丛书――红色军魂》读后感400字

    《红军的故事丛书――红色军魂》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让我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老一辈人常说,我们生活在蜜罐里,我却常不以为然,总是认为自己享受这样的生活是…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269
  • 《神笔马良》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读《神笔马良》有感 读完《神笔马良》这篇民间神话故事,我深深地被马良那种刻苦学习,帮助穷苦人和不怕坏人的精神所感动了。    马良从小家里穷,买不起笔,有一天,马良看见…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171
  • 崛起的复仇之神——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直至上帝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题记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着名作家大仲马谱写的一曲激越而又满怀悲壮的英雄篇章。…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1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