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重塑传统民俗魅力

恰逢寒假,我细读了叶涛先生的《中国民俗》,体会到中国民俗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根,滋养着民族之魂,引领我们千千万万华夏儿女创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出现了无数伟大的人物。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传承的传统文化,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却被我们这一代人忽视,导致许多社会问题涌现出来。例如:中国节日不被重视,许多中国青年沉迷于“洋节”,许多人不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民俗等。

在当前经济一体化和文化趋同化大潮的冲击下,如何保护我们的民俗文化,如何使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新形势下得以延续和健康发展,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更多的是仪式感。仪式感是最近很火的一个词,被越来越多人提到,但遗憾的是这并不代表真的有被重视。仪式无处不在,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我们应该需要一些仪式感的东西来提醒我们,比如过年,许多习俗伴随在我们身边,贴春联、吃团圆饭、看春晚、穿新衣、接财神等许许多多每年都反复进行的仪式。但我并没有厌倦它,而是更加的喜爱它,因为它象征着一种信念,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信仰,在新的一年中的精神支柱。它反反复复地提醒我们忘记去年不开心的事,在新的一年更有信心,更加努力地撸起袖子加油干。

其实,节日并不是单纯地过,更是在感受一份厚重的民族情怀和心心牵挂的感动。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在21世纪的新时代,许多人仅仅把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当做一种仪式,但这并不代表重视,因为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它的真谛,再多的形式也只不过是“一纸空谈”,从根本上落实才能发挥其效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民俗文化是全社会人民的任务,两者结合并达成双赢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民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源,是我们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重塑传统节日民俗,让民俗文化之花越开越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748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生死河读后感1000字

    《生死河》读后感1000字: 《生死河》这篇小说看完了。宝儿给我布置了作业: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一千字(两小时完成)。着实因为她学习比较认真,我也不可太马虎,欣然领命,打开电脑开始…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34
  • 读《聊斋志异》有感450字

    《聊斋志异》这本书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这本书在艺术上代表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博采中国历代文言短篇小说和史传文学艺术之精华,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364
  • 观《罗生门》有感1000字

    《罗生门》是由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1950年拍摄完成,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依旧光彩夺目。 故事叙述了一个武士和其妻子在远行途中被…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345
  • 断舍离读后感1000字

    断舍离读后感1000字: 第一次接触山下英子老师和她的《断舍离》,是在抖音好书分享会上,演员陈数关于《断舍离》的分享。 陈数老师认为《断舍离》强调立足当下,通过整理、疏通人与物品之…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3
  • 读《厄运打不挎的信念》有感400字-执着的力量

    从《厄运打不挎的信念》一课中,我认识了持之以恒、不向命运低头的谈迁,他一生历尽崎岖和坎坷,但他毫不气馁,鼓起勇气又重新振作起来,东山再起,最终写成了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国榷》,…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13
  • 《成为领导者(纪念版)》读后感_1100字

    《成为领导者(纪念版)》读后感1100字 如果说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之父”,沃伦·本尼斯就是“领导力之父”。当组织的激励机制只是在支持短期目标时,当贪婪、胆怯、缺乏愿景这些都在当…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1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