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深秋秋雨美诗六首:梨枣熟时须一雨,晚秋天气半春时

“尽道渔村陋,秋来物色奇。

寒生沽酒兴,雨及种花时。

狂舞欲谁属,清吟空自知。

茫茫宇宙内,吾道竟何之。”南宋 · 陆游《晚秋风雨 》

65岁的陆游,被罢官,回到浙江江阴老家闲居。

陆游的性格和信念,在漫长的岁月和仕途的沉浮中,早已经定型,那就是爱国是核心,不计较身外浮沉。这种信念远比隐士所谓逃避现实更可贵。

回到家乡,他并没有消沉,倒是朴素的乡间生活,给了他休养,他珍惜这种闲适,反而以清贫为乐趣。古人仕途往往看重升迁,一旦贬谪,多有凄苦,然而陆游很是淡然。

这种姿态也让看他笑话的人失落。我喜欢陆游这种姿态。

都说渔村简陋,这里的生活不好,许多人奋力逃离。

可是我看到的,这秋天的村落,景色奇异,没有别人说的萧条啊。

那晚秋的轻寒,让人生出饮酒的雅兴,那晚秋的细雨,正好可以种植花草,有一季晚来的春天。

我在这里,迎着秋风,衣带飞舞,而心情也飞舞,我在这里吟诗,自娱自乐。

只是,这茫茫天下,我的心情,我的想法,又有谁知道呢?

人家的秋风秋雨,总是想到的凄凉,写出的潦倒,可是陆游喝酒,养花,将乡村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只是他大抵还要面对前来同情的问候。

陆游总不能对每个人解释吧,他只是笑了笑,我很好,我很适应。

是,陆游看中,晚秋也是种花时。有叶落,有草生,是他的达观。他滋养浩气,只是知己不多。有陆游这样的人在,简陋的乡村,也有春意,蓬荜生辉。

清新深秋秋雨美诗六首:梨枣熟时须一雨,晚秋天气半春时

“梨枣熟时须一雨,江南底忽类中州。

南人不识北人事,懔懔已怀禾黑忧。”南宋 · 赵蕃《晚秋郊居八首 其一 》

晚秋时节,江南下了一场较大的秋雨。他的老家祖籍是在河南郑州,属于北方,那记忆中的梨子和枣树,就是在深秋成熟。

而深秋的雨水,寒冷滋润,让梨枣在采摘前,获得最后的滋润和甜度。

所谓霜梨霜枣,要低温水气才会更凝聚糖分,这是他舌尖的记忆,童年的滋味。

成年之后,他常年住在江西,这里在唐宋属于江南地区,虽然稻谷两熟,地气丰腴和富庶,但是他忘不了故乡梨枣的滋味,也忘不了故乡的风情。

比如这场雨,萧萧绵绵,带着南方少有的冷寒,却让他振奋。

因为他想到了故乡满山的梨树枣树,就是在这样的雨中成熟,别有甘甜。

对于他来讲,有点小小的私心,家乡的梨枣,大约今年是个丰年吧。就算是家乡不能回去,不久时卖的梨子和枣子,他一定要选家乡的,好品一下久违的乡味。

他逢人就说好雨。结果本地的农民,却怼了他,这雨有什么好,你看不到这样的雨,庄稼都烂了,生了黑斑,这最后的收成,会打折扣啊。

他忽然笑得有点尴尬和无奈。

这农民不知道我怀乡的心情,而我同样无力共鸣他的忧患啊。

这首诗的美,写出了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南北气候有异,一场秋雨,农民欢喜,城市里的人觉得天寒烦忧,北方的人欢喜,南方的人觉得雨多伤苗。

这种差异,当下也常引起讨论,但是这是中国式的和而不同。

而这首诗,美在真挚而绵长的思乡。

清新深秋秋雨美诗六首:梨枣熟时须一雨,晚秋天气半春时

油笠芒鞋筇一枝,晚秋天气半春时。

雨多樵径行人少,山崦青红叫画眉。”宋 · 戴栩《永康道中 其二 》

都说秋风秋雨愁煞人,但是对于习惯了征途和户外的人来讲,颠沛成为常态之后,山水风光的不同翻成享受。

浙江永康在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而浙江靠海,虽然同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这里的春秋,显然比北方比内陆更温暖清丽。

带着油纸斗笠,穿着防雨的草鞋,踏山行路,这里的晚秋天气,却像仲春一样,小寒小暖,令人舒适。

这时还下着秋雨的山路,因为有雨,所以路上行人稀少。

穿过樵夫砍柴的小路,登上半山腰或者山顶,一种雨中山峦的清丽展现在面前。

那山峦青松和红树相间,呈现出斑斓的秋色之美,而在细雨的润泽下,更加如画清新而润泽。

而这里也不算太冷,因为有不断的画眉鸟的鸟声在左右叫唤,显示这里虽然是晚秋,但是适合鸟类安居,到处是成熟的山果。有了鸟声叫唤的烟雨秋山,宛如春天一样动人可爱。

枫叶红于二月花,此时也是湿红润泽之美。

古诗中写雨中山水的不多见,戴栩是户外达人。

清新深秋秋雨美诗六首:梨枣熟时须一雨,晚秋天气半春时

“沧洲荷屋晚秋时,橘柚青黄满户垂。

安得扁舟趁潮去,醉看江雨散轻丝。”元末明初 · 袁凯《寄三江王六秀才》

这个沧洲,当然不是沧州,是沧浪江洲,是荷叶荷花水乡江南。

秋天有朋友最好,最好是不同地方的朋友。比如袁凯的这位朋友,是江南人,三江当然不知道具体,但是王秀才的家乡,晚秋橘子柚子累累成熟,这是典型的南方风物。

袁凯是松江人,现在的上海,不过明朝的时候,那里还是渔村。

显然这位王秀才的老家极有可能在福建广东。因为橘子柚子是南方嘉木。

你那里有山有水,在荷塘上建造屋子,晚秋时节,橘子和柚子累累成熟,青青黄黄,就悬挂在庭院里的树上,让人好是向往呀。

我很想有只船,趁着江潮就滑到你的家乡,和你摇曳在满是橘柚的山水间,大笑喝酒,仰头醉卧,享受着天上飘下的丝丝细雨。

江南之南的晚秋,青山绿水,细雨如丝,橘树满山,柚子垂黄,这秋景胜得过江南春景,一派青绿,点点红黄。

细雨更添润泽清美富庶安宁。

清新深秋秋雨美诗六首:梨枣熟时须一雨,晚秋天气半春时

“暮雨黯秋光,新寒喧宿鸟。

一日不开门,落叶知多少。”明 · 丁奉《晚秋雨中 》

这首诗其实越看越有味。

因为这是典型翻写唐朝孟浩然的《春晓》。

春天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那么秋雨呢?

黄昏的秋雨,让秋光黯然。但是早上被喧闹的鸟声惊醒。

秋梦沉酣,不像春天容易惊醒,夜听风雨而薄寐。

但是秋天有另外一种美,落叶拥门,比落花更壮观。

虽然这首诗带着些微调侃的语气,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自得。

你拥有春天的落花,我拥有满山落叶。

都是自然给予幽人的礼物。

清新深秋秋雨美诗六首:梨枣熟时须一雨,晚秋天气半春时

红叶深秋景,黄花暮雨时。

西风鞍马上,何物不堪诗。” 明 · 朱诚泳 《马上口号》

都说人生最悲凉时,是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但是人的心境境界不同,古道西风,也是另外一种秋色和壮怀。

看那红叶红遍深秋,看那菊花沾湿晚雨。

走在西风古道上,好景是诗,断肠也是诗,明丽是诗,哀愁也是诗,何物不堪诗。

诗人最美的境地,就是和自然相照应,享受孤独,沉湎孤寂。

孤独里或有悲伤,也容易生出生命的泼辣和壮怀。

而这首诗的最尾巴“诗”字,在宋朝之后,诗和湿谐音通感。

到处是秋雨之湿,到处也是诗啊。

清新深秋秋雨美诗六首:梨枣熟时须一雨,晚秋天气半春时

所以晚秋,秋冬也是考验人的对抗外界压力的时候,如果不废诗怀,秋雨成诗,寒冷,沮丧,萧条的日子也会伴着诗,轻轻来去,不伤身心,反而润泽身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920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中考文言文中表授予官职的常用词有哪些

    中考文言文中表授予官职的常用词有哪些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7
  • 文言文阅读与解析

    文言文阅读与解析   文言文阅读(19分)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6
  •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楚江怀古三首 其一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71
  • 《何陋轩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2
  • 《夏翁,江阴巨族》原文及译文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98
  • 【双调】湘妃怨_乐闲吹箫按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乐闲 吹箫按舞月当轩,载酒寻花雪满船。湖定试墨云生砚,乐清闲尘世远,想当年利惹名牵。万里天山箭,三冬冰窖毡,争似林泉? 德清长桥书事…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7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