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仙游观》译文及鉴赏

  《同题仙游观》

  唐代: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同题仙游观》译文

  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

  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

  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

  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

  《同题仙游观》注释

  同题仙游观:一本无“同”字。仙游观:在今河南嵩山逍遥谷内。唐高宗为道士潘师正所建。

  五城楼:《史记·封禅书》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宿雨:隔宿的雨。

  砧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

  闲:一本作“开”。

  方外:神仙居住的世外仙境。

  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同题仙游观》鉴赏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描绘了雨后仙游观高远开阔、清幽雅静的景色,盛赞道家观宇胜似人间仙境,表现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生活的企慕。

  诗的前三联描绘了雨后仙游观观内观外的景色。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并描写了天气情况。颔联写观外秋夜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形象地展现了仙游观宁静娴雅的景色。末联直抒胸臆,引用《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作者见到仙游观,正是宿雨初收、风物凄清的时候。暮霭中,山色与秦地的.树影遥遥相连,捣衣的砧声,似在报告着汉宫进入了秋天。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纵横的树影,道坛上空寂宁静,细草生香,洞府幽深。整首诗,有远景,有近景,着力刻画的是道观幽静的景物。

  全诗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读来琅琅上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同题仙游观》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同题仙游观》译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1.《终南》译文及鉴赏

2.《望岳》译文及鉴赏

3.《晨风》译文及鉴赏

4.羔裘》译文及鉴赏

5.《丰》译文及鉴赏

6.《子衿》鉴赏及译文

7.《学者有四失》原文及译文鉴赏

8.《已凉》原诗以及译文鉴赏

9.《题长安壁主人》原文及译文鉴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4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农妇与鹜

    朝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

    古诗文 2020年3月3日
    747
  • 搜神后记卷三亲王与侍从官往还的原文及翻译

      作者:洪迈   神宗有御笔一纸,乃为颍王时封还李受门状者,状云:“右谏议大夫、天章阁待制兼侍讲李受起居皇子大王。”而其外封,题曰:“台衔回纳。”下云:“皇子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9
  • 念奴娇(武夷咏梅)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乱山深处,见寒梅一朵,皎然如雪。的皪妍姿羞半吐,斜映小窗幽绝。玉染香腮,酥凝冷艳、容态天然别。故人虽远,对花谁肯轻折。疑是姑射神仙,幔…

    古诗文 2020年5月26日
    1.5K
  • 韩非子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韩非子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15分,每题3分)   宋人有酤①酒者,升概②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③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0
  • 《司马穰苴传》“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司马穰苴传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9
  •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感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感。 1.忧国伤时 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后者如杜甫《兵车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