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鸤鸠》译文及赏析

  《鸤鸠》

  先秦:佚名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鸤鸠》译文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七个细心哺食。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操守坚如磐石。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梅树枝间。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鲜。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酸枣树上。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从不走样。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各国有了模范形象。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翻飞栖息丛莽。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为榜样。百姓敬仰作为榜样,怎不祝他万寿无疆。

  《鸤鸠》注释

  鸤鸠:布谷鸟。拼音shī jiū,亦作尸鸠。一种常见的鸟,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而具暗色横斑,其显著特点是双音节叫声,并把卵产于别的鸟巢中为它孵化。

  淑人:善人。

  仪:容颜仪态。

  心如结:比喻用心专一。朱熹《诗集传》:“如物之固结而不散也。”

  伊:是。

  弁(biàn):皮帽。骐(qí):青黑色的马。一说古代皮帽上的玉制饰品。

  棘:酸枣树。

  忒(tè):差错。

  正:闻一多《风诗类钞》:“正,法也,则也。正是四国,为此四国之法则。”

  榛(zhēn):丛生的树,树丛。

  胡:何。朱熹《诗集传》:“胡不万年,愿其寿考之辞也。”

  《鸤鸠》鉴赏

  此诗的主旨,历来有两种相反意见。《毛诗序》云:“《鳲鸠》,刺不一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一也。”朱熹《诗集传》则云:“诗人美君子之用心平均专一。”方玉润《诗经原始》对于上二说基本同意朱熹说,而亦不废《诗序》说之一端,取调和态势。方氏云:“诗中纯美无刺意”,“诗词宽博纯厚,有至德感人气象。外虽表其仪容,内实美其心德”,“回环讽咏,非开国贤君未足当此。”又云:“后人因曹君失德而追怀其先公之德之纯以刺之。”第四章眉评亦云:“全诗皆美,唯末句含讽刺意。”忽而“美”,忽而“刺”,自相矛盾,很难自圆其说。此诗从字面传达的信息来看,确实是颂扬“淑人君子”而无刺意。但文学作品由于欣赏理解角度不同,若说此诗反面文章正面做,那当然也可备一说。

  诗四章,都以鳲鸠及其子起兴,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鳲鸠即布谷鸟,该鸟仁慈,“布谷处处催春耕”,裨益人间。又喂养众多小鸟,无偏无私,平均如一。《诗集传》谓:“(布谷鸟)饲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鳲鸠氏,司空也。”杜预注:“鳲鸠平均,故为司空,平水土。”二是“鳲鸠在桑”,始终如一,操守不变,正以兴下文“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不忒”的美德,与那些小鸟忽而在梅树,忽而在酸枣树,忽而在各种树上的游移不定形成鲜明对照。小鸟尚未成熟,故行动尚无一定之规。因此,各章的起兴既切题旨又含义深长。

  各章起兴之后,即转入对“淑人君子”的颂扬。首章就仪表而言,“如一”谓始终如一地威仪棣棣,包括庄重、整饬等,而不是指老是同一单调服饰。关于这一点,《诗集传》引“陈氏曰”解说得很好:“君子动容貌斯远暴慢,正颜色斯近信,出辞气斯远鄙倍。其见于威仪动作之间者,有常度矣。”仪表从表面看仅是人的外包装,其实质则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露,由表及里,首章也赞美了“淑人君子”充实坚贞稳如磐石的内心世界。次章举“仪”之一端,丝带、缀满五彩珠玉的`皮帽,将“仪”之美具体化、形象化,让人举一反三,想像出“淑人君子”的华贵风采。

  如果说一、二章是颂“仪”之体,则三、四章是颂“仪”之用,即内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对于安邦治国佑民睦邻的重要作用。三章的“其仪不忒”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文情可谓细密。四章的末句“胡不万年”,则将整篇的颂扬推至巅峰,意谓:这样贤明的君王,怎不祝他万寿无疆?对于一个暴君昏主,人们是不会如此祝釐的。因此《诗集传》谓此句为“愿其寿考之词也”,其实不错,反观方玉润谓此句“含讽刺意”,似乎有点牵强。

【《鸤鸠》译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1.诗经·国风·曹风·鸤鸠

2.李氏之鸠原文翻译及赏析

3.明义法师之鸠文言文译文

4.文言文《李氏之鸠》阅读答案及译文

5.鸠摩罗什的心经原文以及译文

6.《李氏之鸠》阅读答案及译文

7.鸠蛇相遇成语

8.《春鸠》元稹

9.清明译文及赏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4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菩萨蛮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大意:不要在老之前回到故乡,不然回到家乡后会悔断肚肠。   出自韦庄《菩萨蛮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72
  • 张可久――朝天子 (二首)

      山中杂书   醉余,草书,李愿盘谷序[一]。青山一片范宽图[二],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癯[三],蜗壳遽庐[四],得安闲心自足。蹇驴、和酒壶,风雪梅花路。[五]。   春思   见…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6
  • 《宋史·苗授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   苗授,字授之,潞州人。父京,庆历中,以死守麟州抗元昊者也。少从胡翼之学,补国子生,以荫至供备库副使。   王韶取镇洮,授为先锋,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4
  • 【双调】水仙子(顺毛儿扑撒翠鸾雏)

             乔 吉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9
  • 含有“小桥流水”的古诗句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叮咛记取儿家。碧云隐映红霞。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 3、小桥流水。一迳修篁里。走马章台人未老。只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7
  • 《搜神后记马融皇甫规》的原文及翻译

      汉顺帝时,西羌叛,遣征西将军马贤将十万人讨之。武都太守马融上疏曰:“贤处处留滞,必有溃叛之变。臣愿请贤所不用关东兵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厉,三旬之中必克破之。”不从。贤果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