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见之谓明文言文翻译

  导语:自见之谓明意思是彻底的了解自己(多指缺点)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怎么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自见之谓明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自见之谓明》

  韩非子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①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②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④。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

  ①谏:规劝君主、尊长,使其改正错误。

  ②患:担心。

  ③庄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

  ④明:眼睛明亮,这里指明智。

  译文:

  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庄子规劝说: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楚王说:他们的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道:我害怕智慧像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大王你的军队,自从败给秦、晋两国后,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军队软弱。庄蹻在我国境内做了盗贼,但是官吏们不能阻止,这是政治混乱。大王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并不在越国之下,想要讨伐越国,这就是智慧像眼睛一样。楚王就停止了讨伐越国。所以,了解某件事的困难,不在于认识别人,而在于认识自己。所以说: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才是所谓的明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7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昌龄诗精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rdqu…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203
  • 醉高歌・感怀 (二首)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二]。西风吹起鲈鱼兴[三],已在桑榆暮景[四]。 十年书剑长吁[五],一曲琵琶暗许[六]。月明江上别湓浦[七],愁听兰舟夜雨。 注释[一]醉高歌:一名最…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685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两句是说,天空中一片片白云飘飘悠悠,在青枫浦的游子有无限忧愁。言游子如白云般飘忽无定,遇到“青枫浦&r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07
  • 《大同》文言文翻译

    《大同》文言文翻译   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小编收集了《大同》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84
  • 《明史·凌义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凌义渠,字骏甫,乌程人。天启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知无不言。三河知县刘梦炜失饷银三千,责偿急,自缢死,有司责其家。义渠言:“以金钱殒命吏,恐天下议朝廷重金,意不在盗也。”帝特…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06
  •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注释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朱元思书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