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文言文三则翻译

  《日知录》是古代汉族政治学术论著。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日知录文言文三则翻译,我们来看看。

  日知录文言文三则翻译

  《日知录》三则翻译(译文)

  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如果涉及那些怪异、斗狠、悖乱、鬼神之事,写无从查考的话,抄袭别人的观点,作奉承谄媚的文字,像这样,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祸害啊。

  著书之难

  子书除《孟子》《荀子》以外,像《老子》《庄子》《管子》《商君书》《申子》《韩非子》,都自成一家之言。至于《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体系了,所以选取诸子的言论,汇集成书,这是子书的一大变化啊。今人的作品,(观点)一一都出于自己之手,必然不是很多,大抵是像《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汇编而成)的。若一定是古人未触及的,后代不可缺少的,然后才著述,也许才能流传下来吧?宋朝人的著作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完成的,才成为后世不可或缺的书。然而这些书中小的差错和遗漏,还是不能避免。像后人的书,越多错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能流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把写书看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声名的缘故啊。

  文人之多

  唐、宋以后,文人何其多啊!固然有不懂经学,不通古今,而自以为是文人的啊。韩愈《符读书城南》有诗句说:“文章谁说不贵重,解说经义是根本。雨水横流无根源,早晨满地夕已尽。为人不通古与今,如同马牛披衣襟。行事立身陷不义,何能希望多名誉。”而宋朝的刘挚训诫子孙,常说:“读书人应当以器量见识为先,一旦有了‘文人’的称号,这个人就没有值得称赏的地方了。”如此来看以“文人”身分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称道呢!这就是扬雄所说的“拾取我的文辞而不研究我的义理”啊。黄庭坚说:“几十年来,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奖掖后学,所以华而不实。”本朝嘉靖年间以来,也有这样的风气。而陆深记载的刘健告诫庶吉士们的话,李梦阳对此大为不平。

  《宋史》说,欧阳修与学人晤谈,不曾涉及文章,只是谈吏政,认为文章只能滋润身心,政事可以惠及百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7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望庐山瀑布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628
  • 沁园春(咏刘篁栗碧莲,时内子将诞)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时度鲜…

    古诗文 2020年5月26日
    624
  • 首秋轮台翻译赏析

      《首秋轮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6
  •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玡内史。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太始中,武帝躬耕,岳作赋以美其事。 岳才名冠世,为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4
  • 梅花 / 梅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96
  • 高中文言文实词固字理解

    高中文言文实词固字理解   在文言文中,有很多文言实词,大家了解过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高中文言文实词理解。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文言文实词:固【1】  1、险固,坚固,坚牢。(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