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翻译赏析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 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 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

  ⑴诗题一作“折杨柳”,乐府?歌曲,属横吹曲。

  ⑵曲尘丝:指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尘:一作“烟”。

  ⑶向:一作“肯”。

  译文

  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

  赏析: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人而盛于唐人。《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即指此事。这首诗虽未指明地点,细味诗意,可能也是写灞陵折柳赠别的事。

  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象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行者驻马,伸手接过送者刚折下的柳条,说一声:“烦君折一枝!”烦者,劳也,是行者向送者表示谢意。这一情景,俨然是一幅“灞陵送别图”。

  末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从语气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真是多情啊!诗句以物比人,蕴含深情。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意谓,只有您如春风殷勤吹拂折柳那样,带着深沉真挚的感情来为我送行。只有您对我这个远行人“最相惜”呀!这层意思正是“烦君折一枝”所表现的感激之情的深化和发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而贴切,堪称巧比妙喻。

  这首诗是从行者的角度来写,在行者眼里看来,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仿佛就是前来送行的友人。这是一种十分动情的联想和幻觉,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去也变得有情了。正如宋谢枋得评此诗时所说:“杨柳已折,生意何在,春风披拂如有殷勤爱惜之心焉,此无情似有情也。”这种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的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所常用的,如唐元稹《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云:“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宋刘攽《新晴》诗曰:“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都是移情于物,我国古代文学评论称为“物色带情”(《文镜秘府论·南·论文意》)。这不是一般的拟人化,不是使物的自然形态服从人的主观精神,成了人的象征,而是让人的主观感情移入物的自然形态,保持物的客观形象。

  我们说末两句耐人寻味,主要是采用了巧比妙喻和物色带情的艺术手法,这正是此诗成功之处。

  阅读训练及答案

  诗中的“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

  答: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堪称妙喻。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38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七言律诗大全 25首律诗赏析

    古诗七言律诗大全 25首律诗赏析  一    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2
  •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83
  •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也原文及译文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也。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属韩馥。馥败,以兵归袁绍。绍以郃为校尉,使拒公孙瓒。瓒破,郃功多,迁宁国中郎将。   太祖与袁相拒于官渡,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82
  • 《庭中有奇树》阅读答案及译文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①滋:繁盛。 1.下列各项对诗歌的解读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97
  • 箕子碑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637
  • 感时――白居易诗词全集

    感时 [唐] 白居易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 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 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 今…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