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霜天晓角》翻译赏析

  胜绝,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译文】 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

  【出自】 南宋 范成大 《霜天晓角·晚晴风歇》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

  春威:春寒凛冽的威力。

  脉脉:形容梅花含情不语的样子。

  数枝雪:数枝白梅如雪。

  绝:到极点、顶峰。

  译文1:

  春寒凛冽,寒气已渐渐离去,傍晚时天晴雨住。几枝寒梅立在风中,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梅花白如胜雪。

  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坐在高楼上,思念伊人。

  译文2:

  傍晚时分迎来了风止天淡的时刻,东风准备肆虐一夜的企图终于夭折。稀疏的花枝含情脉脉,天淡淡,浮云在飘动,远处几枝雪梅分外晶莹。

  美极了,愁更浓。我的心事能向谁倾诉?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雁,懂得画楼倚栏观月人的心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苏州吴县)人。南宋 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和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是《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农村生活,四季分别有12首。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赏析:

  这首词以“梅”为题,写出了怅惘孤寂的幽愁。

  上阕写景之胜,下阕写愁之绝。

  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傍晚,天晴了,风歇了,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损。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现在春暖之和。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画的绝妙画面。脉脉,是含情的样子:“花疏”,点出梅花之开。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仅那脉脉含情的梅花,就连安详淡远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天淡”是静态,接“云来去”成为动态,更见“晚晴风歇”之后,气清云闲之美。“花疏”与“天淡”相谐,既描写了“天”之“淡”,所以末一句“数枝雪”,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如此精心点笔。生动景物立于眼前了“脉脉”二,也就不是泛泛而说了。显然,词人缀字的针线是十分细密的;而其妙处在天然浑成,能够运密入疏。

  下阕“胜绝”是对上阕的概括。景物很美,而“愁亦绝”。“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如果说原来春零抖峭,馀寒犹厉,景象的凄冷萧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话,那么,景物之极美,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

  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的“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的统一。词中的主人到底为什么景愈美而愁愈甚呢?“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这就衬出了悲愁的深度。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至今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下片所写之景,有雁,有楼,有月,从时间上来说,比上片已经迟了;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调和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的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38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仙吕】一半儿拟美人八咏(厌听野雀语雕檐)

             查德卿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8
  • 刘禹锡《陋室铭》作品赏析

    刘禹锡《陋室铭》作品赏析   《陋室铭》文章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下面是其作品赏析,欢…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6
  • 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翻译赏析范文

      《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念香闺正杳,…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7
  • 百家姓·戚文言文

    百家姓·戚文言文   历史来源   「戚」源出;   一 ; 以邑名为氏。据《姓谱》所载,春秋时卫国大夫孙林父食采邑于戚邑 ( 河南濮阳市 ) ,其后有戚氏。国亡后,子孙逃往东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1
  • 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

    赵令畤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释】 隋堤柳:指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0
  • “种谔字子正,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种谔传 种谔字子正,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荐知青涧城。夏酋令ロ夌内附,诜恐生事,欲弗纳,谔请纳之。夏人来索。诜问所以报,谔曰:“必欲令ロ夌,当以景询来易。&r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