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频听银签》翻译赏析

  高阳台·频听银签

  韩疁

  频听银签①,重燃绛蜡②,年华衮衮惊心③。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樽、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④。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⑤。

  【注释】

  ①银签:指更漏,有签记时刻。

  ②绛蜡:红烛。

  ③衮衮:连续不断地,可通“滚滚”。

  ④蜂腰、燕股:剪彩为蜜蜂、燕子状,用以饰鬓发。蜂腰纤细,燕股如剪,皆物之特征,故谓。

  ⑤迟日:春天的日光。《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译文】

  一次次倾听更漏的声音,重新又点燃一支红烛,想到年华似水,不断地逝去,不免心里吃惊。饯别旧岁,迎来新年,还能有多少时刻可消磨呢?人老了,通宵饮酒又怎能习惯?要想不睡,又怕寒气相侵。我收起酒杯,多谢梅花,_一直陪伴我随口吟咏。

  邻居的姑娘已试着春妆打扮了,她还将彩绢剪成蜂儿、燕子的模样,将它们系在珠翠金钗上作为发饰。她也知道要勾引东风,就会使自己青春的思绪难以控制。可年轻红润的容颜,哪能年年都保持美好呢?还是展现一下娇艳,风风光光地游玩,去赢得眼前的快乐罢!你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登高临远,赏览那残雪尚留的楼台和阳光徐缓的园林。

  【赏析】

  除夕是辞旧迎新的夜晚,词以此为题,在内容、布局、写法上都体现出这一特点。如上片着重写辞旧岁那夜的情景,主体是已成老人的自身,用实写;下片则重在表现迎新春,主体改为正当年华的“邻娃”,多用虚笔。

  “频听银签”,等于现在不断地瞧时钟,看离子夜正点还有多久。“重燃绛蜡”,说原来的红烛已尽,还得坐着,所以要再点一支。“年华”句,从岁尽想到年华似水;“惊心”,正是为下文所说的“老来”。“饯旧迎新”四字点题。“能消”句承“频听银签”和“年华衮衮”;一年“光阴”已到用“几刻”来计算的时候了,感慨自深。然后说自己年已老大,很难如年轻人那样“通宵”达旦地饮酒来欢度除夕之夜。豪饮固不胜酒力,熬夜也难敌寒气,只有“掩清尊”准备睡觉了。以“多谢梅花,伴我微吟”一结,点缀时令,表明志趣,说此夜也未虚度。

  后半篇转换角度,写迎新,老朽也换作“邻娃”了。“春妆”前加一“试”字,扣紧“除夜”。年轻姑娘爱美,手又灵巧,更剪彩而为发饰。必谓剪作蜂、燕之形,使之前承“春妆”、后启“勾引东风”,方显得协调一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八字,巧琢精雕,富艳工丽;如此类对仗者,前有“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后有“残雪楼台,迟日园林”,也都是佳句。本来是新年之后,“东风”吹得花开,送来春意,致使少女“芳思难禁”,或者说春妆后容貌妍丽,连东风也为之倾慕,都无不可。现在却偏说是她剪彩为蜂、燕以“勾引东风”,真心裁别出,匪夷所思,然因之而自成妙语。不过句中有“也知”二字,语气恰巧是反过来的,写她芳心羞怯,正犹豫该不该去招惹东风,让内心不得平静。所以“朱颜”以下便足词人的劝勉语:趁着青春正好,应把握住“如今”,莫失良机,就尽情地去登临游赏罢!从除夜出发,思绪不断向前推进,文势似高山滚石,一去不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39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最新中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中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7
  • 《龙井题名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龙井题名记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7
  • 方苞《刘古塘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古塘墓志铭 [清)方苞 雍正四年五月望后二日,兄子道希书至,告古塘之丧。昔余咸童,从先兄求友闾巷间,得古塘。其后之近邑,,/3故乡,客京师,学同而志相近者,复得数人,而惟古塘为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卖花声・客况

    十年落魄江滨客①, 几度雷轰荐福碑②, 男儿未遇暗伤怀。 忆淮阴年少。 灭楚为帅。 气昂昂汉坛三拜③。 注释①落魄江滨:流落江湖,遭遇困顿。 ②雷轰荐福碑:书生张镐十分穷困,范仲淹…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1
  • 古诗题西林壁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译文及注释 题西林壁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3
  • 默写常见的古诗文名句名篇练习及答案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极其重要的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涌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这些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