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父原文和翻译

  祈父

  先秦:佚名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译文 」祈父!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不安定。

  祈父!我是君王的武士。为何让我去征戍?跑来跑去无休止。

  祈父!脑子的确不好使。为何让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没饭吃。

  「注释 」⑴祈(qí)父(fǔ):周代执掌封畿兵马的高级官员,即司马。

  ⑵爪(zhǎo)牙:保卫国王的虎士,是对武臣的比喻。《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谓祈父职掌我王爪牙之事也。 现在多用作贬义。

  ⑶恤(xù):忧愁。

  ⑷靡(mǐ)所:没有处所。

  ⑸爪士:即爪牙之士。

  ⑹厎(zhǐ):停止。一说“至也”。

  ⑺亶(dǎn):确实。聪:听觉灵敏。

  ⑻尸:借为“失”。一说“主也”。陈奂《诗毛氏传疏》:”言我从军以出,有母不得终养,归则惟陈飨以祭是可忧也。“饔(yōng):熟食。

  鉴赏

  这是一首士兵们抱怨司马将军的诗歌。全诗三章,皆以质问的语气直抒内心的怨恨,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征。没有温柔含蓄的比或兴,诗一开头便大呼“祈父!”继而厉声质问道:“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意思是说:“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害得我背井离乡,饱受征战之苦?”第二章与此同调,重复了这种不满情绪,但复沓中武士的愤怒情绪似乎在一步步增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且自古兵政,亦无有以禁卫戍边者”(方玉润《诗经原始》)。武士说:“可你这司马,却为何不按规定行事,派我到忧苦危险的前线作战呢?”作为军人,本不该畏惧退缩。在国难当头之际,当饮马边陲,枕戈待旦。“可你这司马太糊涂了,就像耳朵聋了听不到士兵的呼声,不能体察我还有失去奉养的高堂老母。”在第三章里,武士简直要出离愤怒了,其质问变为对司马不能体察下情的斥责,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怨恨的原因和他不能毅然从征的苦衷。

  有注家对最后一句解为哭灵堂,摆祭品,亦通。因为久役在外,不能回家,到最后也不能见母亲一面,当然只能看见母亲的灵前摆满熟食祭品了。这样理解使诗歌更有感染力。

  对于温柔敦厚的诗国传统来说,这首诗似乎有过分激烈、直露的嫌疑,但直抒胸臆,快人快语,亦不失为有特色者。

  创作背景

  《小雅·祈父》是周王朝的王都卫士(相当于后世的御林军)抒发内心不满情绪的诗。这个卫士本属于王畿内部队或宫廷卫队的士兵,祈父调他远征,使之久役,有家难归,故怨而作此诗。《毛诗序》说:“《祈父》,刺宣王也。”郑笺补充说:“刺其用祈父不得其人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径直说:“禁旅责司马征调失常也。”按古制,保卫王室和都城的武士只负责都城的防务和治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外调去征战的。但这里,掌管王朝军事的祈父(司马)却破例地调遣王都卫队去前线作战,致使卫士们心怀不满。前人多以为此诗作于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王师在千亩受挫于姜戎之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0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古蜀道的诗词大全

    古蜀道是指的古代蜀地与外界交往的道路。四川是盆地,周围群山错落,江河纵横。几千年来,人们通过自发地踏勘和有组织地开辟,在山川河谷踏出了条条古道,这些古道中最重要的是由陕西沔县 (今…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16
  •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的翻译赏析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凤沼来。   【前言】   诗《酬王二十舍人雪…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0
  •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翻译与赏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译文]  长安城洒照着一片月光,千家万户传来捣衣的砧声。 &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4
  • 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题

    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3
  • 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朝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西山晴雪入新诗。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520
  •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后转宋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