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宝钗楼上妆梳晚翻译及赏析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拔沉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风十四弦。

  【前言】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是宋代爱国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这首词着意写人。上片描写人物情态。梳妆慵晚,懒上秋千,花冠不整,衣宽髻偏。下片抒写相思与离情。全词抒情细腻,含蓄凄婉。

  【注释】

  ①宝钗楼:泛指女子所居的楼阁,取其字面的华美。

  ②沉烟:香燃烧时的香烟。此指沉香。

  ③金缕衣:以金丝联缀玉片制成的衣服。今出土文物中常有之。南朝梁刘孝咸《拟古应教》持:“琼筵玉笥全缕衣。”此指华贵的衣服。

  ④鳞鸿:犹言鱼雁,古人认为鱼和雁都能代人传递书信。晋傅咸《纸赋》:“鳞鸡附便,援笔飞书。”宋徐铉《王十七自京垂访作此送之》:“只就鳞鸿求远信,敢言车马访贫家?”

  ⑤辽东,古代郡名,今辽宁东南部辽河以东地区。这里泛指遥远的地方,亦即女子的情人所在之地。

  ④十四弦:一种十四根弦的弹拨乐器。又疑指筝,筝本十三弦,此处因平仄所限,将三作四。

  【翻译】

  女子在闺阁梳妆打扮后,慵懒地荡秋千。悠闲地拨弄沉香,花冠不整,衣宽髻偏。没有远方情人的书信寄来,而且多年如此。花前挥泪,思绪缠绵尽倾诉给十四弦。

  【赏析】

  此词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情态和思绪,属于传统的“闺情”一类,同时该词也显示了作者娴熟的填词技巧。上片写女子的懒散无聊,房中的陈设、身上的衣着都足精美考究的,但她的精神生活却是空虚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与她相伴。

  下片写女子的离别相思之苦,透露了她之所以百无聊赖的原因。经年得不到远方情人的音信,只能花前弹泪。“愁入春风十四弦”,思绪缠绵,情韵无限。写出了相思相爱之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1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晏殊《踏莎行》翻译赏析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译文]   酒入愁肠,一觉睡醒,日暮的阳光已经斜照在深深的庭院。   [出自]  晏殊&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9
  • 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注释】 游丝:空…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2
  • 《菱溪石记》“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菱溪石记① 欧阳修     ①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5
  • 文言文的“四步”教学模式

    文言文的“四步”教学模式   中学文言文教学由于受文言文语言特点的限制,加上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在,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串读串讲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教起来费时费力,学起来枯燥乏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1
  • 折桂令・忆别

    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晌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叠。他那里鞍儿马儿身子儿劣怯,我这里眉曼脸脑儿乜斜。侧着头叫一声行者,阁着泪说一句听…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7
  • 张养浩传文言文翻译

    张养浩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张养浩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元史·张养浩传》…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