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楼晓望――白居易诗词全集

  庾楼晓望
  [唐] 白居易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注释】
  ①此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所作。
  ②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
  ③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
  【赏析】
  在古代诗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登高望远”之作,要么站在楼上,要么站在山上。或是因为站在高处,凭栏临风,衣襟摆动,发际飘摇,眼目所到之处,皆是宽阔宏大视野,此情此景此境最容易激发人的豪情气概。这豪情气概充塞胸间,若不抒发出来,定觉难受。会做诗的便将之化成诗句,会唱歌便将之化作歌声,既不会做诗也不会唱歌的,也定要对着远处哦哦啊啊吼叫几声,才觉痛快。
  白居易站在庾楼之上,策动他内心的不是汹涌的豪情,而是悠远的乡情。
  独凭朱栏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首二句写明了时间、地点和景色,定下了全诗的意境。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此二句继续写景,苹风就是单纯的指风,古人认为“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所以称风为苹风。其中后一句写得很妙,指明了季节是初春,那边的苹风一吹,便将温暖的春天送到江这边来了。
  子城阴处尤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想是庾楼坐落在一座城市边(可能是江城,未作考证),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到全城景貌,包括白居易平常上班的衙门。前一句再一次揭明了季节为冬末春初,城市阴处的雪还未化尽;后一句亦再一次揭示时间是清晨,人们一天的工作还未开始,衙门口大鼓前还没有尘土飞起——说明没人在那儿活动。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末二句是点睛之笔,前面写景、写景,到结束了来这么一句感叹,戛然而止,却意蕴悠远。这望乡人中,白居易何尝不是其中一个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1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节日的古诗诗句有哪些

      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3、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0
  • 龚遂治渤海郡的文言文翻译

    龚遂治渤海郡的文言文翻译   龚遂治渤海郡出自《汉书·龚遂传》。《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9
  •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鉴赏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鉴赏   第一段: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1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远者,必浚3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4
  • 《景清借书》“景清倜傥尚大节”阅读答案及翻译

    景清借书 景清倜傥尚大节②,领乡荐③,游国学④。时同舍生有秘书⑤,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郭震《古剑篇》全诗赏析

    古剑篇 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 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 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 错镂金环映明月。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1
  • 《孝丐》文言文翻译

    《孝丐》文言文翻译   孝丐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直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 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