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翻译赏析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前言】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开端五句,评价友人杜叔高之诗,言其音韵和谐美妙,意境清峻。下片写叔高之怀才不遇而转及其家门昔盛今衰。通篇由人及己,由个人到全局,层次分明,步步逼近,越写越深入,最后引出了爱国抗战的思想主题。

  【注释】

  杜叔高:杜仲高,字叔高,金华一诗人。

  恍:仿佛。

  钧天:广阔的天空。

  胶葛:指意境高远。

  阴崖:朝北的山崖。

  佳人:指杜叔高。

  乘空:飞上天空。

  衣冠:指士大夫。

  夷甫:西晋宰相王衍字夷甫,喜欢清谈。

  檐间铁:屋檐下挂着的铁制风铃,称为”铁马”或“檐马”。

  【翻译】

  待我仔细品评你的诗作:它们像雄伟浩荡的钧天广乐的遗音,又像是复杂多变的洞庭《成池》之乐的逸响。有如纤尘不染的千丈阴崖,但见满眼雪积冰封,使人乍见之下。不禁毛发森然。哎,从来才华出众的人。遭际都往往坎坷不幸。因此对着天上那片亘古不变的明月,他们难免会感伤身世;或者躲进华丽冷清的屋子里,借弹奏锦瑟打发夜晚的无聊。

  你家祖籍该是在陕西咸宁,如今已经回不去了。你瞧瞧天空上风云变幻,仿佛连翱翔的鱼龙都因之惨然变色。再登高遥望当年北方家族避难南迁的道路。多少死难者的尸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无人掩葬,已经朽烂不存了。可恨把持朝政的那些当代王衍们。他们一味清谈,确实“清”到了家!夜半失眠,我常常引吭高歌,但觉悲风四起,檐前的铁马铮铮作响,仿佛又回到了杀敌的战场。请记住吧,我们的南方和北方。至今还是分裂的。

  【赏析】

  上片开端五句,评价友人之诗,言其音韵和谐美妙,意境清峻。“佳人”以下,赞美其高洁的品德,以及壮志难酬的痛苦。下片希望友人着眼大局,挺身报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夜半”二句,遥想金戈铁马战场厮杀之情景,回到现实却又是无比的痛苦。结句点明恨如潮水,正是由于国土分裂,简短有力,精悍异常。

  上片首句至“毛发”数句评价叔高的诗作。词人评点得很细致,语言优美,比喻新颖,想象奇特,极富诗情画意。接下至“调瑟”数句哀叹叔高的萧索境况。以古今美女多遭遗弃隐喻才士常被埋没;“金屋冷,夜调瑟”则借汉武帝皇后阿娇失宠,进一步说明被遗弃的痛苦。运用比兴手法,以虚写实,其艺术效果反而更好。

  下片写叔高之怀才不遇而转及其家门昔盛今衰。长安杜家曾是大族,门望尊崇,但叔高一家与之有别,朝中众臣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虽然叔高五兄弟都有才能,却因不会钻营而不能有所作为。接下来作者又对祖国分裂产生悲叹:曾经衣冠相继的中原路上,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遍地战骨渐渐销蚀。统治者大兴清谈之风,借以掩盖他们的无能和懦弱。但词人的爱国热情依旧高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此时词人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金兵作战的大年代,但这毕竟只是幻觉,取而代之的是无以复加的痛苦。末句“南共北,正分裂”便是造成作者如此痛苦的根源。

  全词词人擅用比兴,设喻新异,想像独到,词中称赏的诗境之美,高冷绝俗,亦可看作词人所追求的某种美学境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3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之涣写的古诗

                王之涣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唐代诗人,他写的古诗非常的悲壮,感人肺腑。但是可惜的是,王之涣流传下来的…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0
  • 文言文安在小家

    文言文安在小家   准世事浮以游夸,何况夭庸庸者众。造物主非鄙,与世俗者匀。人生非碌碌者,知之者为之,故曰:苦心人,天不负。   嗟呼!有生而贵种者,有生而绝才者,有生而智敏者,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8
  •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⑴回⑵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⑶怒,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⑷。尝谒告⑸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⑹,外皆严装⑺…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82
  • 《一箧磨穴砚》原文与解释

    一箧磨穴砚 原文: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之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115
  •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赏析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赏析   《游褒禅山记》是以借游山探洞为题,阐述治学之道。它是以议论为主、记游为次,通过记游进行说理的优秀散文。   王安石这次游褒禅山,因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6
  • 文言文虚词拓展

    文言文虚词拓展   文言文虚词顺口溜拓展一   店长不容易,努力还受气。   即当打火机,又当灭火器。   又是打气筒,又做出气筒。   随时要充电,还要把兵练。   店长是画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