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但有樽中若下》翻译赏析

  《西太·但有樽中若下》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前言】

  《西太·但有樽中若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六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是写乡关之思,并兼写对王安石的怀念之意。第二首诗直接抒发对王安石的怀念之情,并隐含有对王安石的惋惜之意。诗用六言,含思婉转,明朗流利。

  【注释】

  ⑹樽:酒杯。若下:酒名。吴兴(今浙江湖州市)若下村,产酒出名,故以村名代酒名。

  ⑺墓上征西:曹操年少时自述志向,希望博取封候,做征西将军,死后得以在碑上题“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见《三国志·魏武纪》)。这里以墓上征西比喻身后留名。

  ⑻乌衣巷:东晋时王、谢两大世族在金陵的宅第所在地,位于今南京市东南。唐刘禹锡《金陵怀古》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王安石罢政后居住在金陵,作者故用乌衣巷为喻。

  ⑼萋迷:迷茫的样子,形容草繁盛。

  【翻译】

  只要杯中总有美酒,墓上征西将军的字样又何须追求。听说现在的王荆公府宅,如今已烟草凄迷令人生愁。

  【赏析】

  第二首诗直接抒发对王安石的怀念之情,并隐含有对王安石的惋惜之意:只要有吴兴若下村所酿的美酒在手,就足以自娱一生,河必像曹操那样至死还不忘记流芳百世呢?乌衣巷口曾经是煊赫一时的王谢两族所居住的地方,现在不也是满眼荒烟野草,景象全非吗了?苏轼的言下之意实际上是指王安石不应当担当宰相之位并大兴新法,而应当以在野之身潜心学术,其实这也反映了当时一般久对于王安石的看法:既对王安石一的人品学术甚为推崇,又极力反对新党大力推行的变法运动,认为新党所作所为扰乱了百姓的生活,只是聚敛钱财而已。苏轼对于新法也多有抨击,在这首诗中他对王安石的评价仍然秉持着原来的看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4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这两句是说,不要说天下没有贤才,那是因为朝廷没有着意去网罗搜求,贤才不能脱颖而出。语意直率,直抒胸臆。诗人终身处士,怀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 风入松(次韵代赠人)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王孙去后几时归。音信全稀。绿痕染遍天涯草,更小红、已破桃枝。此恨无人共说,梦回月满楼时。只应明月照心期。一向舒眉。若还早遂蓝桥约,更不…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554
  •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1、背诵课文,默写。   2、知识点:   《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9
  • 关于《苏世长讽谏》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7
  •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苏轼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4
  • 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9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