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翻译赏析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前言】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为晚唐词人温庭筠所作。此词描写闺中思妇忆念远人的悠悠情思,以景染情,情景交融,渲染出无限感伤的意绪,读来凄恻感人。

  【注释】

  ①牡丹花谢:形容春天已过。

  ②梦难成:指难以入眠。

  ③背窗:谓人面背窗。《诗经·卫风·伯兮》:“言树之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文》,‘北,从二人相背。’是北本从背。”

  ④翠钿:绿色的花钿,用翡翠(青绿色)珠玉制成的首饰。花钿,又名花子、媚子、施眉心,古代妇女面额上的一种妆饰。唐代妇女多用金箔、彩纸等剪成花样贴在额上以为妆饰。杨慎《丹铅录》:“唐韦固妻少为盗所刃,伤靥,以翠掩之,女妆遂有靥饰。”金压脸,指以黄粉敷面。

  ⑤香闺:女子居室。

  ⑥阑干:纵横。蔡琰《胡笳十八拍》(其十七):“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翻译】

  牡丹花凋谢了,黄莺也停止了啼鸣,皎洁的月光照映着种满了绿杨的院落。在这幽寂的环境中,她却因怀念远人而难以入眠,做不成相忆相见的美梦,她只能背对窗户,独自对着一盏昏暗的孤灯。

  她头戴着华贵富丽的首饰,金玉饰物垂下来几乎遮住了她的脸庞。可是纵然盛装打扮,在这寂寞深掩的香闺里,又有谁来欣赏她的娇艳呢?想到远方的情人她不禁泪流满面,燕子飞去,春天又快要过去了,她的美好青春也随着春光一去不返。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侧重于描写闺人之寂寞与时光之流逝。

  上阕写暮春的晚上,“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可见时当春暮,“中庭月”则点明“夜”。这两句,除表现时间外,又兼有布置环境的作用,杨树满院,浓绿暗淡,月到中庭,洒下清冷的光辉。“相忆”两句,转入室内写到人。主人公因相忆而彻夜不眠,相伴的只有“半明”的孤灯,想要做个远梦,与远人相偎相倚,可梦也难成,好一番孤凄。

  下阕写情,进一步刻画女子的情态:“翠钿金压脸”,以首饰之缤纷富丽反面衬托美人之孤寂;“寂寞香闺掩”,以香闺之掩闭正面状美人内心之凄苦,深动人心;“人远泪阑干”,正面揭示出孤独与寂寞都是因为“人远”所致;而“燕飞春又残”,再从侧面暗寓主人公的青春正随时光的流逝而流逝。香闺空掩,盛装之下,却难掩寂寞;无语泪流,春已暮,人未还,真不知这种等待还要持续多久。以景结情,感情的表露凄恻感人,更加渲染出无限感伤的意绪。

  这首词时而正面描写,时而侧面描写,回环往复,层层深入。全词意脉连贯统一,情景交织互渗,结构首尾呼应,创造出了回环往复的抒情效果,细细读来,意味深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6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注释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朱元思书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3
  • 《论语》《孟子》阅读答案

    《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①子曰:“躬自厚【注】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4
  •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课文重点词语归纳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课文重点词语归纳   一、陈情表   1、终鲜兄弟   2、刘夙婴疾病/夙遭闵凶   3、逮奉圣朝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寻蒙国恩   6、除臣冼马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9
  • 渔父(四)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渔父笑,笑何人。古来豪杰尽成尘。江山秋复春。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541
  • 郅都文言文翻译

    郅都文言文翻译   郅都,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期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主要活动于汉景帝时期,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酷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郅都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8
  • 锦堂春坠髻慵梳翻译赏析范文

      《锦堂春·坠髻慵梳》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