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翻译赏析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前言】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全诗八句共四十个字,是在渤海王子学成归国,作者热情相送时所作。

  【注释】

  ⑴渤海:即渤海王国,公元698年(武周圣历元年)大祚荣建立的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的,结合部分高句丽人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地域在今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

  ⑵“疆理”句:《左传》:“宾媚人对晋曰:‘先王疆理天下。’”

  ⑶“车书”句:南朝庾信《哀江南赋》:“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

  ⑷中华:指中原地区。

  ⑸“定界”句:《新唐书·吐蕃传》:“宰相裴光庭听以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

  【赏析】

  诗开篇就说,虽然内地与边疆相隔甚远,但唐朝与渤海在文化上属于“一家”。这指出了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既然文化“本一家”,那么,双方就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影响精神上的联系。首联是临别时的劝慰,也表达出双方间的厚谊深情,特别是唐人对东北边疆渤海人的情谊。颔联是对王子文化素养的赞誉。王子勤奋学习,如今博学多才,载誉而归,值得庆贺;王子美妙的文章、诗句都留在中国,为人传诵,这又是值得称道与感谢的。

  颈、尾联两联诗笔折转,想象王子归途情况及归国后对长安内地的思念。越过赤岭界碑,顺着东流江水,王子扬帆直进,向朝霞曙光出现的东方故国驶去。“曙霞”暗含着对“海东盛国”的赞美。王子到达本国后,追忆在长安时的美好生活,定然会回首遥望,可那时已天遥地远,各在一方了。尾联透露出送行者依依不舍之情,于此可见篇首的劝慰,不仅含有王子的眷恋惜别之情,而且更有送行者本身强作笑容的离愁别绪。

  此诗语言清浅朴素,感情色彩浓郁,是一首较好的赠别诗。作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亲密交往的历史记载,此诗更有其独特价值。尤其是这首反映了一个重要史实:当时渤海国重视学习、吸取中原文化,以至于中原文化渗透融合进渤海文化的各个方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6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答韦八――白居易诗词全集

    答韦八 [唐] 白居易 丽句劳相赠,佳期恨有违。 早知留酒待,悔不趁此归。 春尽绿醅老,雨多红萼稀。 今朝如一醉,犹得及芳菲。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56
  • 唐太宗诲太子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唐太宗诲太子文言文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92
  • 读长恨辞

    朝代:宋代 作者:李觏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88
  • 晋·陶潜《桃花源记》全文与翻译

    桃花源记 晋·陶潜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7
  • 《六国论》文言文赏析

    《六国论》文言文赏析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8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全诗翻译赏析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译文]  泉水流过高山响声软绵无力,黄昏的余晖照在幽深的松林里显得冷峻。   [出自]  王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