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也!

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37
  • 唐诗回乡偶书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贺知章

    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译文及注释 回乡偶书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23
  • 纳兰性德《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译文及鉴赏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清代:纳兰性德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5
  • 李师中《咏松》原文、注释和鉴赏

    李师中《咏松》 半倚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 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注释】 (1)《咏松》诗与上篇《云》诗,均当属作者晚年抒怀言志绝句。 (2)岩岫…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36
  • 毛大福

      《毛大福》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文言文   太行毛大福,疡医也[1]。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2].方怪异间,狼前欢跃…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6
  • “羿,古之善射者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明主,犹羿也,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道者,羿之所以必中也,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