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作·老来懒赋诗翻译及赏析

  《偶然作·老来懒赋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老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

  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

  【鉴赏】

  王维的这首《偶然作》写“老”态、“懒”意,抒写了一种大彻大悟、无悲无喜的宁静淡泊之心。

  “老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随着时间的飞逝,诗人已经连赋诗的热情也没有了,只有衰老的感觉时时伴随着自己。王维早年积极从政。张九龄贬荆州,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以后,王维对现实极为不满,但又无力反抗,因而长持斋戒,结庐辋川,与道友“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安史之乱后,他曾被迫以伪署。乱平,因曾赋诗怀念朝廷获免,责授太子中允,但从此他又带上了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心境也更为枯寂,因此他“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对人世也更淡漠了。这就是诗人“懒”的主要原因。这两句诗出语平淡而感慨深沉,“惟有”二字含“无可奈何”、别无选择之叹。“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宿世”,意指前世;王维一身兼长诗画,当时便有“天下文宗”(代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当代诗匠”(苑咸《酬王维并序》)之誉。《纯全集》盛赞其“文章冠世,画绝古今”。但王维并不在乎这些虚名,他只是把它他们当作一种“积习”的泛起、创作冲动的流露:“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余习”,语出《维摩诘经》:“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本指前世积淀下来的不能改变的东西。这两句诗说的是:我不能改变前世的习惯,吟诗作画只是偶尔被世人知晓。

  诗人名维字摩诘,取自佛经,乃菩萨名,其义为净名。但“不能舍余习”,即有违经义,因此说:“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然而明知不应为而为,这实际上是出世与入世的内心矛盾的反映。王维虽然皈依佛教,但同时还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诗人。

  这首诗富于禅味。“宿世”、“前身”是以禅语入诗;“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是以禅理入诗;“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则是以禅趣入诗。诗人以禅入诗,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真谛的直接探索与感悟,诗人以坦然的态度、平淡的语调表现出对生活的理解,感伤的低吟中渗露出彻悟之感。

  这首诗的语言达简淡朴素之极致,娓娓道来,与全诗格调相一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0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估客乐四首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释宝月

    作者:释宝月 朝代:〔南北朝〕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 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 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 借问艑上郎,见侬所…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6
  • 高中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高中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4
  • 《武陵春》全词翻译赏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怕是双溪舴艋小而轻,载不动我这么多的愁苦。   [出自] 李清照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9
  • 元好问《少林药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好问少林药局记 (金)元好问 少林英禅师为余言:“昔青州辨公初开堂仰山,自山下十五里负米,以给大众。其后,得知医者新公,度为僧,俾主药局,仍不许出子钱致赢余,恐以利心而妨道业。新…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18
  • 古诗古歌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

    作者:佚名 朝代:〔两汉〕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古歌译文…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8
  • 余霞阁记与钵山余霞阁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余霞阁记   管同   府之胜萃于城西,由四望矶迤而稍南,有冈隆然而复起,俗名曰钵山。钵山者,江山环翼之区也。而朱氏始居之。无轩亭可憩息。山之侧有庵,曰四松,其后有栋宇,极幽。…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