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刘司户蕡翻译赏析范文

  《哭刘司户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

  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

  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前言】

  《哭刘司户蕡》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的前半部分写刘蕡冤谪而死,表示对刘蕡之死极其痛惜;后半部分写诗人痛哭的情状,并回忆与刘蕡相别的最后一面,表现出悲痛欲绝的心情。全诗把叙述、议论、抒情三者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⑴刘司户蕡:刘蕡,唐代宝历二年(826年)进士,善作文,耿介嫉恶,祖籍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大和元年(827年)参加“贤良方正”科举考试时,秉笔直书,主张除掉宦官,考官赞善他的策论,但不敢授以官职。后令狐楚、牛僧孺等镇守地方时,征召为幕僚从事,授秘书郎。终因宦官诬害,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异乡。

  ⑵言:指刘蕡应贤良方正试所作的策文。中兴:中途振兴;转衰为盛。《诗经·大雅·烝民序》:“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⑶迁:在这里是迁升之意。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却遭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汉文帝又把他召回京城,任文帝爱子梁怀王太傅,常向他询问政事。

  ⑷孙弘:即公孙弘,汉武帝时初为博士,一度免归,后又举为贤良文学,受到重用,官至丞相,封平津侯。不待:用不着;不用。《尹文子·大道上》:“善人之与不善人,名分日离,不待审察而得也。”

  ⑸回首:回头;回头看。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昆虫闿怿,回首面内。”

  ⑹抚膺:抚摩或捶拍胸口。表示惋惜、哀叹、悲愤等。《列子·说符》:“昔人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不捷,而言者死……有齐子亦欲学其道,闻言者之死,乃抚膺而恨。”

  ⑺黄陵:地名。在湖南省湘阴县北,滨洞庭湖。传说舜二妃墓在其上,有黄陵亭、黄陵庙。

  【翻译】

  行路的人们都在议论您的冤情,您的言论全是为着国家的中兴。空听说昔年贾谊曾被召回任用,已等不到公孙弘那样拜相高升。隔着辽阔的大江唯有频频回首,仰视高远的苍天只能痛苦抚膺。想起去年我和您依依惜别之地,那时候纷飞的春雪正洒满黄陵。

  【赏析】

  诗的前半写刘蕡冤谪而死。诗先不写自己的看法,而是从引述旁人的议论落笔。“言”指刘蕡应贤良方正试所作的策文。行路之人都在议论刘蕡遭贬柳州确是冤屈,都说他在贤良对策中的言论全是为着国家的中兴。言“中兴”而遭“冤谪”,可见蒙冤之深,难怪路人也在为之不平了。诗人借路人之口谈论冤谪,当然比直说更加有力。这不但表现了人们对刘蕡的同情和敬重,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宦官诬陷刘蕡的痛恨,对朝廷软弱昏庸的谴责。

  下面两句接着引历史人物,写诗人对刘蕡之死的痛惜。“迁”在这里是迁升之意。西汉贾谊因遭谗毁,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文帝又把他召回京城,任文帝爱子梁怀王太傅,常向他询问政事。孙弘,即公孙弘,汉武帝时初为博士,一度免归,后又举为贤良文学,受到重用,官至丞相,封平津侯。“不待”即不及待。两句是说:空自听说昔年贾谊被召回朝廷,刘蕡却被远谪柳州,客死异乡,不可能象公孙弘那样再次被举,受到重用了。此联用典妥帖,何焯特别称第四句“最为精切”(《李义山诗集辑评》)。“空闻”、“不待”二语,顿挫有力,透出诗人深感怅惋痛惜之情。

  诗人视刘蕡为“师友”,而他竟死于冤屈,怎能不使诗人伤心痛哭。五、六两句,即扣住题面,写诗人痛哭情状。刘蕡最后似死在浔阳(今江西九江)。诗人是在长安作此诗的。遥隔大江,只有频频回首南望,望空洒泪;天高难问,沉冤难诉,死不复生,惟有捶胸痛哭。长恸之后,痛定思痛,诗人回想起一年前与刘蕡在黄陵(山名,在今湖南湘阴)相别的最后一面。那时,正当刘蕡冤谪柳州,天空阴暗,春雪凄寒。结尾两句不但烘托着二人相别时的悲凄心情,且与诗人写此诗时悲痛欲绝的心境亦融为一体,留下不尽的哀思。纪昀说:“逆挽作收,结法甚好。”(《李义山诗集辑评》)此论极是。

  这首诗,整篇都浸透着诗人的泪水,贯穿着一个“哭”字:始则是呜咽悲泣,随后是放声痛哭,继而是仰天悲号,最后则又变为抽噎饮泣。读完全诗,仿佛诗人的哭声还萦绕在我们耳际。写法上,诗人把叙述、议论、抒情三者结合在一起。前面四句全是叙述、议论,但叙述中含着很强的抒情色彩。后面四句抒情,而结联于抒情中又含着叙述成分。如果全是叙述和议论,容易干枯乏味;如纯用抒情,又与引诗所写的具体内容不太相合,难于写出刘蕡的沉冤。此诗将这三者结合起来,使公义私情,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而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0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卷一百七◎外制制敕七十三首

      【司马光三代·曾祖政太子太保】   敕。《书》曰:“皋陶迈种德。”种之远,故其发也难。发之难,故其报也大。古之君子,有种德于百年之前,而待…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5
  • 文言文庐山草堂记及习题

    文言文庐山草堂记及习题   庐山草堂记(节选)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补遗◎尚书解十首

      【乃言底可绩】   巧言令色,帝之所畏也。故以言取人,自孔子不能无失。然圣贤之在下也,其道不效于民,其才不见于行事,非言无自出之。故以言取人者,圣人之所不能免也。纳之以言,试之…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6
  • 鹧鸪天(闺情)

    朝代:宋代 作者:严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高杏酣酣出短墙。垂杨袅袅蘸池塘。文鸳藉草眠春昼,金鲫吹波弄夕阳。间倚镜,理明妆。自翻银叶炷衙香。鸣鞭已过青楼曲,不是刘郎定阮郎。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612
  •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翻译赏析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9
  • 纳兰性德《忆王孙·西风一夜翦芭蕉》全词翻译赏析

    忆王孙·西风一夜翦芭蕉 纳兰性德 西风一夜翦①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 强把心情付浊醪②。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注释 ①翦:削除,使凋败之意。 ②浊醪:浊酒。 译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