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翻译赏析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前言】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整首诗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注释】

  ⑴邱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员外”

  ⑵属:正值,适逢,恰好

  ⑶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邱员外

  【翻译】

  怀念您啊,在这悲凉的秋夜;我独自散步访咏叹凉爽的秋天。空山寂静能听到松子落地声,我想您也在思友而难以成眠。

  【鉴赏】

  这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邱丹,即所怀之人。首句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次句紧扣上句,“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想象所怀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是前两句的生发,也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象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而这首韦应物的怀人诗,则属于后者。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上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想思却近在咫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0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卷八十三◎尺牍一百十一首

      【与大觉禅师琏公二首(杭州)(之一)】   奉别二十五年,几一世矣,会见无时,此怀可知。到此日欲奉书,因循至今。辱书,具审起居安隐。南方耆旧雕落,惟明有老师,杭有辩才,道俗所共…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6
  • 调笑令·胡马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09
  • 闻黄鹂·倦闻子规朝暮声翻译赏析

      《闻黄鹂·倦闻子规朝暮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6
  •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7
  • 《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的翻译赏析

      《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晏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1
  •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   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