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泰山不要欺毫末的翻译赏析

  《放言·泰山不要欺毫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前言】

  《放言五首》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是一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第五首诗艺术地说明了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本规律这一道理,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虽通篇议论说理,但启人深思,并不乏味。

  【注释】

  槿:即木槿花。开花时间较短,一般朝开暮落。

  嫌身:嫌弃自己。漫:随便。厌生:厌弃人生。

  “生去”二句:说明死和生都是自然的规律。扬雄《法言·君子》:“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翻译】

  泰山不能损坏毫发,颜渊无意羡慕老聃和彭祖。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要死,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何必眷恋尘世常怕死,也不要嫌弃而厌恶生活。生与死都是一种幻觉,梦幻人的悲哀欢乐又维系人间情呢。

  【赏析】

  第五首诗说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艺术地说明了这一道理。自然界是如此,人生亦概莫例外,有生必有死,所以“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不必强求寿命的长短,人们应该“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因为有生有死,才符合世界发展的规律。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应当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果如是,则虽死犹生,没有遗憾。“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进一步说明了生死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消极情绪。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1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江革传文言文原文翻译

      江革传原文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敏,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0
  • 《老夫采玉歌》的翻译赏析

      《老夫采玉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6
  • “寒气乍凝空有露,秋风不动水无波”的意思及鉴赏

    “寒气乍凝空有露,秋风不动水无波。”这两句逸句是说,中秋之夜,夜深人静,寒气乍来,露珠凝结;秋风不动,水波不兴,月光映照水面,晶莹剔透。诗句将一派中秋月夜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7
  •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注解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2、悠悠:渺远的样子。3、怆然:悲伤凄凉。4、泪:眼泪。 译文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236
  • 长江的诗句

    长江的诗句   《山中》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满庭芳》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6
  • 高一语文文言文的六个学习方法

    高一语文文言文的六个学习方法   方法一:“三多”   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