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寻李九庄翻译及赏析

  《三日寻李九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常建。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注释】

  ⑴三日:古代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魏晋以后,通常以三月三日度此节。

  ⑵永和:东晋穆帝年号。王羲之《兰亭集序》记公元353年(永和三年)三月上巳日,会集名士于会稽山阴兰亭;作者恰于三日乘舟访友,故用此典。

  ⑶桃花岸: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事,喻李九是隐士。

  【翻译】

  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山农陪伴我参观焙茶,深表歉意地说,不要嗔怪被烟熏了;到打谷场上,山农为天晴可以打谷而欣喜不禁。

  【赏析】

  诗的题材很平常,内容也极单纯:三月三日这一天,乘船去寻访一位家住溪边的朋友李某(“九”是友人的排行)。头一句写这次行程的出发点——杨林东渡头的景物。顾名思义,可以想见这个小小的渡口生长着一片绿柳。出发时潇潇春雨已经停歇,柳林经过春雨的洗涤,益发显得青翠满眼,生意盎然。这清新明丽的景色,为这次轻松愉快的游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气氛;雨后必然水涨,也为下句“荡轻舟”准备了条件。

  第二句写舟行溪中的愉快感受和诗意联想。因为是三月三日乘舟寻访友人,这个日子本身,以及美好的节令、美丽的景色都很容易使诗人联想起历史上著名的山阴兰亭之会。诗人特意标举“永和三日”,读者即可以从这里引发出丰富的联想,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清丽画图,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的欢乐场面。

  三四两句转写此行的目的地——李九庄的环境景色。故人的家就住在这条溪流岸边,庄旁河岸,有一片桃林。三月初头,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让人自然联想起夹岸桃花的武陵源。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正是暗用桃花源的典故,把李九庄比作现实的桃源仙境,不过用得非常自然巧妙,令人浑然不觉罢了。张旭《桃花矶》说:“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同样暗用桃源之典。但张诗以问语作收,得摇曳不尽之致;常诗以直叙作结,见兴会淋漓之情。机杼虽同,而意趣自异。

  以上所说的,是把三四两句理解为诗人到达李九庄后即目所见的情景。这境界、情调已经够优美了。但细味题目中的“寻”字,却感到诗人在构思上还打了一个小小的埋伏。三四两句,实际上并非到达后即目所见,而是舟行途中对目的地的遥想,是根据故人对他的居处所作的诗意介绍而生出的想象。诗人并没有到过李九庄,只是听朋友说过:从杨林渡头出发,有一条清溪直通他家门前,不须费力寻找,只要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桃林,就是他家的标志了。这,正是“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这种诗意遥想的由来。不妨说,这首诗的诗意就集中体现在由友人的提示而去寻访所生出的美丽遐想上。这种遐想,使得这首本来容易写得比较平直的诗增添了曲折的情致和隽永的情味,变得更耐人涵咏咀嚼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1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神犬盘瓠原文及翻译

      出自《搜神记》卷十四   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历时。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妇人去后,置以瓠蓠①,覆之以盘。俄而顶虫乃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遂畜之。   时戎…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82
  • 方孝儒《指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方孝儒《指喻》 浦阳[1]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左手之拇有疹[5]焉,隆起而粟[6]。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1
  •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青遥。问天不应,看…

    古诗文 2020年3月3日
    738
  • 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全诗赏析

    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全诗赏析 秋宵月下有怀 诗句“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09
  • 霸气的诗句

    霸气的诗句   一袭微雨,荡尽心中尘埃,一缕清风,吹开陌上花红,如此,心在此岸已无岸,人在天涯已无涯。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霸气的诗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力拔山兮气盖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7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一》原文、注释和鉴赏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一》 余生欲老海南村, 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 青山一发是中原。   【注释】 (1)此诗作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六月,由海南儋州…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0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