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翻译赏析

  《点绛唇》作者为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翻译】

  春色随着流水飘走了,绿窗内的人想用歌声将春天留住。试问春在何处,花谢了,黄莺不叫了,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满腹情怀远望寻觅,满眼的树林和袅袅的影像交织在一起,却只是虚幻之境。寻春无果,只有在日暮西楼后,隔帘听雨中求得好梦,在梦中去寻觅了。

  【鉴赏】

  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起句“沙际春归”,语似直露,而画面见于文字之外。为什么说春从水边归去呢?春来先遣杨柳青,是春在柳梢头;而暮春时节,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故吟咏“沙际春归”四个字,乃觉无字处有意,空白处皆是画。

  次句“绿窗犹唱留春住”,诗思奇妙。不说自己思春恋春,却说旁人春归而不知,犹自痴情挽留。绿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或许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过是作者设置的一种境界,借说绿窗少女的歌声以表达自己惜春的情怀。这是词体幽微宛转处,作者掌握和运用得很成功。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二句,熔铸前人词中意象,而翻进一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王安国的《清平乐》:“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黄庭坚《清平乐》:“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月兆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上述诸作,或问花,或问鸟,不论是落花还是莺啼,总还有点春天的影子。在这首词中,不仅是问而无答,乃更无可问讯。“花落莺无语”,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词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在词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追寻。起句既说“春归”,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问春”。问而无答,则继之以远眺、寻觅。“漠漠烟中树”,意象似从谢眺“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化来,是高楼远眺之景,又仿佛“涉涉吟怀”的物化形态。极目远望,不见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生中,求得好梦,梦中去寻觅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1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清明的古诗6首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吸收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下面是关于清明的古诗6首的内容,欢迎阅读!   清明   [唐] …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70
  •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建炎间从岳飞护卫八陵,转战江、淮间,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孝宗召见,太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8
  • 黄庭坚《答李几仲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答李几仲书①   天难生于才②,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凡为足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11
  • 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

    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   凿壁借光是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欢迎阅读。   原文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4
  • 旧唐书元载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旧唐书元载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入为度支郎中。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1
  • “如今纵有骅骝在,不得长鞭不肯行”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如今纵有骅骝在,不得长鞭不肯行。”这两句是说,今天纵然有骅骝那样的骏马,如果没有长鞭去抽打,它是不肯行走的。借喻即使天资好的人,也应该经常鞭策自己,才能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