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一》翻译赏析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一》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沈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醾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前言】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咏水仙花寄托身世的感慨。第一首诗写水仙花质地美好,借水开花,雅淡清高,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刻画了水仙花的精神与性格;第二首诗写水仙花不为世俗爱惜,流落民家,表明了诗人对“流落”贫寒之家的美女的同情,也深离自己身世之感。全诗意境风韵兼备,为咏水仙的佳作。

  【注释】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中玉:马珹(一作马瑊),字中玉,时为荆州知州。

  水沈:即水沉,沉香木。

  暗香:犹幽香

  酴醾:蔷薇科春尽开花,花单生,重瓣,白色或浅黄色,甚美丽。本酒名。以花颜色似之,故取以为名。

  【翻译】

  水仙花只要有水就能开花可称得上一奇,它骨如沉香肌如碧玉,暗香已经远远超过了酴醾,比起寒梅只是缺少好枝。

  【赏析】

  第一首诗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刻画了水仙花的精神与性格。诗人要告诉人们的,不是水仙的绰约仙姿,所以少有形象的描写;他要写的,是水仙特有的性格,因此突出了幽香与柔美。

  水仙花属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水培法培育,不用泥士,宛如凌波仙子,婀娜多姿。“借水开花”虽奇,但却是实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讥这句诗说:“第水仙花初不在水中生,虽欲形容水字,却反成语病。”这是片面的意见。杨万里《水仙花》诗也说:“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可见黄庭坚的诗不是语病。写水仙从水写起,恰恰是抓住了它的特征,传达出清雅高洁的神韵。第二句,诗人不作直接描写,而是连用两个比喻,说水仙花骨如沉香肌如玉(水沉即沉香木),写出了水仙特有的晶莹澄澈之美。第三句紧承上句,补写了水仙的芳香。酴醾,蔷薇科落叶灌木,初夏开大型重瓣花,色白味香,苏轼赞为:“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组诗之一),韩维称之为:“花中最后吐奇香”(《惜酴醾》)。而水仙的暗香弥漫,却超过了酴醾。“压倒”一词用得有力,气魄惊人。幽香沁鼻,如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二首》)的梅花。水仙与梅有相似之处,都是冲寒开放,色白香幽。诗人在另一首咏水仙的诗中说“梅是兄”。然而这对兄弟性格迥异:梅花迎风斗雪,傲然挺立,显得坚强无比;水仙花不冒风雪,十分柔弱。“无好枝”,正道出了两者品格之异。诗人不写两花之同,只写其异,目的是在对比之中显示水仙柔弱的性格,或者叫阴柔之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2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养浩――【中吕】红绣鞋_赠美妓手掌

      【中吕】红绣鞋_赠美妓手掌   元代:张养浩   赠美妓   手掌儿血喷粉哨,指甲儿玉碾琼雕,子见他杯擎玛瑙泛香醪。眼睛儿冷丢溜,话头儿热剔挑,把一个李谪仙险醉倒。茶蘼院风香雪…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3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这两句是说,黄河像是从天而落,咆哮而下,流奔东海;它万里倾泻,直入心怀,胸襟开阔,气概昂扬。言黄河之胸怀,似对友人之溢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0
  • “思前事、莺期燕约,寂寞向谁说?”全词翻译赏析

    “思前事、莺期燕约,寂寞向谁说?”出自应法孙《霓裳中序第一》 霓裳中序第一① 愁云翠万叠,露柳残蝉空抱叶。帘卷流苏宝结,②乍庭户嫩凉,栏干微月。玉纤胜雪,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8
  • 《江城子·别徐州》翻译赏析

      《江城子·别徐州》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3
  • 岳飞抗金文言文翻译

    岳飞抗金文言文翻译   岳飞是我们中国历史中著名的英雄,他精忠报国的故事被世人皆知,对他皆是佩服和尊重。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岳飞抗金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飞事…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41
  • 小学生赞颂雷锋精神的诗歌朗诵稿

      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争当雷锋精神的传承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赞颂雷锋精神的诗歌朗诵稿,欢迎阅读参考 …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