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的翻译赏析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作者为宋朝诗人晏几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前言】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此词抒写对歌女小莲的怀念之情,也追忆了昔日旧游,并抒发了年华易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描述昔日相聚的欢乐,有人物,有活动,有环境,写得充实而概括,表现了当时富贵之家的那种歌舞升平、安乐豪华的生活景象。在这个生活圈子的姐妹行中,便有令人思念的小莲。

  【注释】

  ①破阵子:唐教坊曲,一名《十拍子》。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唐太宗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经时,一国王曾询及之,见所著《大唐西域记》。此双调小令,当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为之,犹可想见激壮声容。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韵。

  ②小莲。人名。

  ③绛蜡:红蜡烛。

  ④等闲:无端。

  ⑤吴蚕:吴地的蚕,江苏一带盛产蚕丝,故称“吴蚕”。

  ⑥到了:到底。

  ⑦绿鬓:指乌黑的头发。

  ⑧无情无断弦:像断弦一样无情。

  【翻译】

  庭院下的柳树还有人弹奏歌曲,花丛间也有姐妹在嬉戏。还记得当年在青楼时的那些事,在月光下红窗前写封书信,谁又能替我寄给小莲呢?烛陪人落泪,春蚕吐丝,诉说着无尽的凄楚缠绵。乌黑的头发又能经得起多少次生离死别,未必能像断弦一样无情。今年依旧比去年还要衰老。

  【赏析】

  开头两句,描述昔日相聚的欢乐,有人物,有活动,有环境,写得充实而概括,表现了当时富贵之家的那种歌舞升平、安乐豪华的生活景象。在这个生活圈子的姊妹行中,便有令人思念的小莲。接下来,作者把前两句的描写归结为“春楼当日事”,并把这些回忆写成书信,想要寄给小莲。至此,笔锋陡转,“凭谁寄小莲”,因为不知小莲身在何处,这美好的回忆已无法与她共享了,由此不免引发感伤。

  下片开头,虽是化用李商隐的名句,但与原作并不全同,“等闲”、“到了”两个词语起了不小作用,使句意增加了一层无可奈何的感叹,既是“推陈”,更见“出新”,小晏这种艺术手段,尤其值得赞赏。最后三句,感叹人们都一年一年地逐渐老去,今天虽然仍是“绿鬓”,但毕竞承受不住愁恨的煎熬,然而又是仍在苦苦支撑,还不至于立刻就到“断绞”的地步。三句之间,环环相扣,委婉曲折,终于诉尽了九转回肠。

  全词描写词人对小莲的思念:大概是和小莲隔别很久了,消息不能通,思之歪切,不觉形于笔墨,缠绵往复,仿佛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螨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思。对一个歌妓能够这样真挚,可见词人对女性绝无轻薄的意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3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 李贽《赞刘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赞刘谐     有一道学①,高屐②大履,长袖阔带,“纲常“③之冠,“人伦“④之衣,拾纸墨⑤之一二,窃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8
  • 乔吉――【越调】天净沙_即事笔尖扫

      【越调】天净沙_即事笔尖扫   元代:乔吉   即事   笔尖扫尽痴云,歌声唤醒芳春。花担安排酒樽。海棠风信,明朝陌上吹尘。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胧,薄幸虽来梦中。争如无梦,…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91
  •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全词翻译赏析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的意思: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梦中要回去也难形成。 出自李煜《清平乐》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1
  • 七夕诗句

    七夕诗句   1、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m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8
  • 郑板桥开仓济民

      【文言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2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