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双双·溪桥寄意的翻译赏析

  《惜双双·溪桥寄意》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绿树。伤远更惜春暮。有人还在高高处。

  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弦寄语。相望恨不相遇。倚桥临水谁家住。

  【前言】

  《惜双双· 溪桥寄意》是宋代词人张先创作的一首词,描写登高望远的境界,抒写了词人执著追求的情怀和绵绵无尽的愁思。

  【注释】

  惜双双:《惜双双》即《惜分飞》,又名《惜芳菲》 等。双调五十四字,仄韵格。

  【翻译】

  登上城楼高高处,可看天边路。夕阳残照,萋萋芳草绿绿树。感远伤怀,惜春、春已幕。谁知到,望穿双眼,‘有人’还在高处。魂牵梦绕、梦已断,多时不能相见。无计可释怀,唯有丝弦寄语哀。桥旁溪边那里住,在谁家?恨相望却不能相晤。

  【赏析】

  此词通过描写登高望远的境界,抒写了词人执著追求的情怀和绵绵无尽的愁思。全词韵致高远,别具一格。

  上片起首一句写登高望远。“城上层楼”,极写登临之高:“天边路”,极写眺望之远。“残照”二句,承“天边”而来,写的是:地平线上,夕阳西下,芳草绿树的平原业已沉入落照的余晖里。残照,给词境染上了一层哀伤的色调。“春暮”,是古诗词中常用伤逝的典型象征。虽只简笔勾勒出一幅平芜残照的境象,却已强烈地暗示了词人的哀伤。写景蓄势既足,抒情便深厚有力。“伤远更惜春草”,点出词意。“远”,既可指空间距离之遥,也可指时间隔别之久。久别不得团聚,而大好春光却已迟暮;伤心人悲苦萦怀,不可解脱,直至斜日西沉,还伫立高高的城楼之上。此情将随夜色渐浓而愈深重,自不言之中,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下片的抒情。

  过片承上,点明所伤之事。梦与云,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爱情的象征意象。往日的欢爱如前尘旧梦,早已日复一日地远逝了;旧日的情人,也如天空的彩云,随风飘荡,日复一日地飞散。这一句,透露出一段夭折的情事,也暗示了这情感当初的美好。回顾上片所言“伤远”,则知所悲伤的必然是爱情的断绝。“无计”一句,写自己尽管一往情深,无法忘怀,却不可能向旧日情人传诉相思了。词境至此,似乎山穷水尽;然而结笔二句却再兴波澜。“相望恨不相遇”,原来情人就不远。可知“远”,并不是指分手后空间距离上的遥远,而是指时间距离上的久远。情人原来就那“倚桥临水谁家住”。虽然她家就近那溪桥边的岸上,可以相望,却不可以相会。无法重寻旧好的隐痛深哀与始终不能忘情的悠悠希冀,皆见于言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3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江上漾西风翻译赏析

      《江上·江上漾西风》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前言】   《江上》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6
  • 高中文言文屈原列传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言文屈原列传知识点总结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下面是关于高中文言文屈原列传知识点总结,欢迎参考!   一、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2
  • 《望蓟门》原文及赏析

      祖咏:洛阳人,开元十三年进士。张说在并州,引为驾部员外郎。   望蓟门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0
  • 张履信《柳梢青》“燕语侵愁,花飞撩恨,人在江南”全词翻译赏析

    燕语侵愁,花飞撩恨,人在江南 [出自]:张履信《柳梢青》 雨歇桃繁,风微柳静,日淡湖湾。寒食清明,虽然过了,未觉春闲。 行云掩映春山。真水墨、山阴道间。燕语侵愁,花飞撩恨,人在江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9
  • 杜处士好书画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712
  • 《申包胥如秦乞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申包胥如秦乞师     【原文】     初,伍员与申包胥①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②楚国。&r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