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翻译及赏析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前言】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先从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笔,说不远万里来到塞外;接着写道路难行,乡愁难禁;五六句写地处偏远,令人惊叹;最后两句点明送别。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仿佛胸臆流出,耐人咀嚼,情韵无限,为岑参边塞诗中的佳作之一。

  【注释】

  ⑴碛: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米什附近。李判官:不详其名。

  ⑵从远使:指在安西都护府任职。

  ⑶汉月:汉家的明月。借指故乡。乡泪:思乡的眼泪。

  ⑷费:一作“损”。

  ⑸寻河:借汉代通西域穷河源的故事表明自己到极边远的地区。

  ⑹家书:家人来往的书信。

  【翻译】

  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通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

  【鉴赏】

  这首诗本为送李判官入京,却先从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笔。“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说自己在公元749年(天宝八年)受高仙芝之聘,不远万里,从长安来到安西。安西,在唐代是一个十分遥远、荒凉的所在,不少人视为畏途,而诗人为实现一身报国志心甘情愿地前往这个遥远荒凉的地方。在“一身”与“万里”的悬殊中,表现出作者惊人而又超人的胆魄和勇气;同时,“一身”也包含离别家乡亲人之意,为下文写乡愁埋下伏笔。“从”、“向”二字的连用,又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气概。两句起得十分有力,着墨不多,但却内涵丰富而又形象鲜明,为下面具体描写安西情形作了自然的导引。

  中间两联,是全诗的重点,作者着重写了来安西途中的所见所感。颔联“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写星夜兼程赶路的情形。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独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这里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见于言外。这也是将明月拟人化,赋予无生命的月亮以活泼的人格,给在沙漠上行进的孤身一人作陪衬,使得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遥相对应,别有情致。在夜中行进,松软的沙子使坐骑格外吃力,“费马蹄”三字,既指对马蹄的磨损,更有沙软难行之意,足见行进的艰难,但作者仍然奋进不息。

  接着,颔联一方面承接颈联,继续写行进,同时又一转,从夜间过渡到白天:“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这一联景象十分逼真、壮阔。上句用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的典故,意喻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通过沙漠时,觉得天也格外低矮了。这里面,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写,但更多的却是从一个刚从内地来到西北边陲的人的眼中,以惊愕的神情,来描写那未曾见过的新奇而壮阔无比的景象,其中饱和着作者对新鲜生活的追求和对边疆的热爱,充满着由衷的激情。

  通过这样的层层转接,对万里西行的铺叙、描写,最后终于写到了给李判官送行,“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这最后的送行绝没有悲切之语,而是在军帐中与李判官痛饮,使临行前的聚会,充满着振奋人心的豪壮气概。诗人也没有写旅途珍重之语,因为此诗前三联已经叙述了自己西行时的种种情形,而李判官的东归,也是顺着这一条路线,在上面的描写中已经暗含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这里无须再作赘语了。诗人此时更多的想到了自己远在长安的家人。他万里西行之后,那久已蕴蓄于心的深切乡思,此时一经李判官返京的触发,如火山喷发一样不可遏止,于是就趁痛饮酒酣之时,在军帐中作书,将心中的万语千言写出,托李判官带回长安家中。“家书醉里题”,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在醉中仍然没有忘记家乡和亲人,足见乡思之切、之深;另一方面也极为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醺然中挥毫疾书、下笔不能自休的情景。一股豪气充满军帐,融注在全诗的字句中,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

  全诗气魄沉雄,在远行的豪情中有思乡的清泪,在艰辛的磨难中又表现出勇猛奋进的精神。且都是通过对安西的新奇而特有景物的描写,曲折表现出来的。诗句朴实无华,仿佛胸臆流出,耐人咀嚼,情韵无限,为岑参边塞诗中的佳作之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7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重点篇目指导:陈涉世家考点

    文言文重点篇目指导:陈涉世家考点   《陈涉世家》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9
  • 《陶侃留客》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②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1
  • 王戎早慧文言文翻译

    王戎早慧文言文翻译   王戎早慧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 ,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王戎早慧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王戎早慧文言文翻译  王戎(234-305)字濬冲,琅琊临沂人(…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6
  •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这两句是韩愈的妻子为夫送行之语,乃诗人代其妻所写之词——告诉水上的浮萍,我还不如你们那样,能相伴相随。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6
  • 史上高考题最全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

    史上高考题最全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   史上高考题最全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   文言文在记叙人物生平事迹时常涉及到官职的变动。   对这些表示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的理解很重要,   它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9
  •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全词翻译赏析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意思就是南方的老朋友啊,人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发愁,我还是省点心别去惦记你好了。当然,这是在说反话,实质上的意思是:南方的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