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曲二首翻译赏析

  《青楼曲二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其一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其二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前言】

  《青楼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组诗作品,共两首,均为七言绝句。组诗描写了少妇在家中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大军胜利归来的盛大场面,从侧面反映出国家的国力强盛。

  【注释】

  ⑴鞍: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

  ⑵武皇:汉武帝刘彻,指代英武过人的君主,即唐玄宗。

  ⑶旌旗:旗帜,这里借指军士。

  ⑷长杨:长杨宫的省称,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

  ⑸鸣筝:弹奏筝曲。

  ⑹飞尘:飞扬的尘土。

  ⑺建章:建章宫的省称。汉武帝所建造,在西汉都城长安的近郊。

  ⑻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泛指供车马驰行的大道。

  ⑼御沟:流经皇宫的河道。

  ⑽红妆漫绾:形容女子盛装打扮的样子。绾,盘绕起来打结。

  ⑾金章紫绶: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⑿骑: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⒀拜侯:授予爵位。拜,授官。侯,侯爵。

  【翻译】

  其一

  将军乘坐佩饰金鞍的白马随皇帝出征,十万军士在长杨宫宿下。楼上窗边的少妇弹奏着筝曲,远望着队伍的尘土进入建章宫。

  其二

  大军从驰道回来,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盛装打扮的女子登上高楼,迎接夫君带着千余兵马,征战胜利归来,拜官赐爵。

  【赏析】

  《青楼曲二首》的第一首诗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白马金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安大道上行进,越走越远,到后来就只见地上扬起的一线飞尘;一个是长安大道旁边的一角青楼,楼上的少妇正在弹筝,那优美的筝声并没有因楼外的热烈场景而中断,仿佛这一切早就在她意料之中似的。前面的场景热烈、雄伟,给人以壮丽的感觉;后面的场景又显得端庄、平静,给人以优美的感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前后互相映衬,对照鲜明。

  诗人把这两个不同的场景连接在一个画面上的方法,就是通过楼头少妇的神态,将长安大道上的壮丽场景,从她的眼中反映出来。表面上她似乎无动于衷,实际上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欣羡,情不自禁地一路目送着那马上将军和他身后的队伍,直到飞尘滚滚,人影全无,还没有收回她的视线。

  这少妇与马上将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如此关注他的行动,这可从《青楼曲二首》的第二首诗中找到答案。原来那马上的将军是她的夫婿,他正立功回来,封侯拜爵,就连他部队里许多骑将都受到封赏。他们经过驰道回来时,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去了。把这两首诗合起来看,前一首描绘的是一支皇家大军凯旋的场景。因为这次胜利的不平常,连皇帝都亲自出迎了,作为将领的妻子,她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诗人未用一句话直接抒写她内心的激动,而是写她从楼头“遥见”的热烈场景,读者却可想象到她看到这热烈场景时的内心感受。这正如北宋诗人梅尧臣对诗创作所概括的两句话:“状难写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诗人是借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图景反映盛唐时期的现实面貌。这幅描写大军凯旋的历史画卷,使人联想到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一支千军万马的军队,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不能够整齐地在市街上前进,连楼头弹筝少妇都丝毫不受惊动。诗里还再现了唐代都城长安的一片和平景象,不言而喻,这支强大的军队,维护了人民和平美好的生活。从楼头少妇的眼中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尚武风气。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晋以来以及南北朝长期分裂的痛苦教训,整军经武,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与强盛。在这两首诗中,一种为国立功的光荣感,很自然地从一个征人家属的神态中流露出来,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8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吏·胡惟庸传》“胡惟席,定远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胡惟席,定远人。归太祖于和州,授元帅府奏差。寻转宣使,除宁国主簿,进知县,迁吉安通判,耀湖广佥事。昊元年,召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已,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示三子》

    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 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 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 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 忽忽心未稳。 元丰七年(1084),陈师道的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为…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9
  • 写布达拉宫的诗词大全

    布达拉宫,在拉萨市西北,玛布日山上,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或译普陀,梵语意为“佛教圣地”。相传公元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后世…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41
  • “王方翼,字仲翔,并州祁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方翼,字仲翔,并州祁人。祖裕,随州刺史,尚①同安大长公主。方翼早孤,母李,为主所斥,居凤泉墅。方翼尚幼,杂佣保,执苦不弃日。垦田植树,治林垠,完墙屋,为富家。高宗立,而从祖女弟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8
  • 文言文王祥事后母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王祥事后母原文及翻译   王祥事后母,一篇讲述让人孝顺父母的小故事。选自《世说新语》。文言文王祥事后母原文及翻译,我们来看看。   原文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2
  • 文言文名句

    文言文名句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