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出自

山亭夏日
高 骈 [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

1、题原作“夏”,据《全唐诗》改。
2、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6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史徐有贞传文言文翻译

      徐有贞,字元玉,初名珵,吴人。宣德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时承平既久,边备媮惰,而西南用兵不息,珵以为忧。正统七年疏陈兵政五事,帝善之而不能用。及土木难作,郕王召廷臣问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8
  • 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九重寤寐忆忠诚,故向长沙起贾生。魏阙丝纶新借宠,秦淮草木旧知名。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万幕从兹无减灶,笑看卧鼓旧边城。诏颁英…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26
  • 唐诗春宿左省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杜甫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宿左省译文及注释 春宿左省译文 傍晚时分,“左…

    古诗文 2023年2月25日
    30
  •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翻译赏析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翻译】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1
  • 折桂令·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

    折桂令·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2篇)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6
  • 桓南郡好猎文言文翻译

    桓南郡好猎文言文翻译   《桓南郡好猎》本篇文言文是选自《世说新语》的《规箴(zhēn)门》的其中一篇。本文的内容是桓南郡好猎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参阅。   桓南郡好猎文言文翻译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