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出自

山亭夏日
高 骈 [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

1、题原作“夏”,据《全唐诗》改。
2、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6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喜迁莺·清明节

    朝代:唐代 作者:薛昭蕴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804
  • 文言文中的这50个名句,比古诗词还美

    有许多绝世的名句,却是来自古文中,如 1.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 ——苏轼《放鹤亭记》 2.天地为愁,草木凄悲。 ——李华《吊古战场文》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2022年11月11日
    97
  • 《赵普》文言文翻译

    《赵普》文言文翻译   读了赵普文言文,赵普文言文翻译您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87
  • 《赤壁赋》阅读练习答案

    赤壁赋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2. 山川相缪(        ) 3. 举酒属客(        )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3
  • 魏公子列传

    原文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音同“希”) 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73
  • 满江红(泛舟武夷,午炊仙游馆,次吕居仁韵)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风送清篙,沿流溯、武夷九曲。回首处,虹桥无复,幔亭遗屋。翠壁云屏临钓石,银河雪瀑飞寒玉。想当年、铁笛倚林吹,秋空绿。褰荇带,支筇竹。披…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5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