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出自

山亭夏日
高 骈 [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

1、题原作“夏”,据《全唐诗》改。
2、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6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晴游沧浪亭

    朝代:宋代 作者:苏舜钦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474
  • 《念奴娇·中秋对月》翻译赏析

      《念奴娇·中秋对月》作者为明朝文学家文征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7
  •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  即使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裳。   [出自]  张旭&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2
  • “李廌,字方叔,其先自郓徙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廌传 李廌,字方叔,其先自郓徙华。廌六岁而孤,能自奋立,少长,以学问称乡里。 谒苏轼于黄州,贽文求知。轼谓其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拊其背曰:“子之才,万人敌也,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8
  • 古诗寄王琳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庾信

    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寄王琳译文及注释 寄王琳译文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2
  •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断句方法及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断句方法及技巧   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