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秋歌》翻译赏析

  《子夜秋歌》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前言】

  《子夜秋歌》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注释】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门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翻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鉴赏】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思情;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挑拨呵!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着“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无怪王夫之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过分偏爱“含蓄”的读者责难道:“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田同之《西圃诗说》)其实未必然。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不必故作吞吐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多么有意味的诗境呵!须知这俨然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亦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可以说,《秋歌》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9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答韦八――白居易诗词全集

    答韦八 [唐] 白居易 丽句劳相赠,佳期恨有违。 早知留酒待,悔不趁此归。 春尽绿醅老,雨多红萼稀。 今朝如一醉,犹得及芳菲。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70
  • 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张炎 久客山阴,王菊存问予近作,书以寄之。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荒…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3
  •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注释译文

      《归园田居(其三)》   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南…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158
  • 有关描写朋友友谊与爱情的古诗词名句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5
  • 白居易《夜归》阅读答案

    夜归① 【唐】白居易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②。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③笙歌散,画戟④门开蜡烛红。 (选自《全唐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4
  • 龚鼎孳《吃野菜说》原文及译文

      新雨后,绿芜如发,园蔬叶叶,青满畦径。启扉视之,知一年春事又将烂漫矣,家人间撷作羹,劣得一饱。野香拂拂,从匕箸间出,诚有如子瞻所谓饱霜雪之精、味含土膏①者。   独怜此物没蓬蒿…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