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的翻译赏析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释】

  ①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②“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蛰:动物冬眠。

  ③“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

  ④“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⑤蓬蒿(hao)?杂草。丘?指坟墓。

  【翻译】

  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鉴赏】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9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易传·彖传下·解》文言文译文及注释

    《易传·彖传下·解》文言文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1
  • 欧阳修文集――卷九十一・表奏书启四六集卷二

      ◎表状札子三十首   【谢赐对衣状〈至和元年六月〉】   右臣伏以粹然玉色,方觐于清光;贲以身章,遽蒙于宠赐。授受之际,兢惧交相。伏念臣材靡及中,器非周用。遘光华之在旦,荷荣禄…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8
  • 终身误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古诗文 2020年3月2日
    561
  • 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朝代:清代 作者:厉鹗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孥音遥去,西卢渔父初宿。心忆汐社沉埋,清…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768
  •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卢汝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694
  • 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8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