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的翻译赏析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释】

  ①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②“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蛰:动物冬眠。

  ③“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

  ④“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⑤蓬蒿(hao)?杂草。丘?指坟墓。

  【翻译】

  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鉴赏】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9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钻木取火的文言文翻译

    钻木取火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钻木取火的文言文翻译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钻木取火的文言文翻译  燧人钻木取…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8
  • 官桥柳色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683
  • 2016年中考古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汇编(一)

    中考古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2016·上海卷】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3
  •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资料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资料   一、与众不同的判断句是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B、"离骚"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9
  • 宋庠《蚕说》“里有织妇,蓍簪葛帔”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蚕说   (宋)宋庠 里有织妇,蓍簪葛帔,颜色憔悴,喟然而让于蚕曰:“余工女也,惟化治丝枲①是司,惟服勤组紃②是力,世受蚕事,以蕃天财。尔之未生,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9
  • “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的意思:看一艘艘画船驰入西泠,竟然闲废了一半西湖春色。 出自周密《曲游春》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8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