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薛华》翻译及赏析

  重别薛华

  王勃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柏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前言】

  《重别薛华》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为《别薛华》的姐妹篇。诗中先写景,后抒情。景色晦暗阴凉、险峻辽远,情思惶怨绸缪、凄惊悲苦。情景融合,将彷徨凄苦和盘托出,平白而深切。

  【注释】

  ①沉珠浦:河岸的美称。浦,江岸。

  ②濯锦川:即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③绝岸:陡峭的江岸。

  ④洲渚:水中小块的陆地。

  ⑤亘:绵延。

  ⑥长天:辽阔的天空。

  ⑦旅泊:飘泊。旅,一作“飘”。

  ⑧栖遑:同“栖皇”,奔波不定,神情不安。遑,一作“迟”。

  ⑨“穷途”句:典出晋阮籍。《世说新语·栖逸》注引《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哭而返。”

  ⑩潸然:流泪。

  【翻译】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赏析】

  这首诗的创作特点是随心而发,直抒胸臆。面对好友,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愤懑凄苦,倾泻无遗。

  诗的首联不仅写出时间、地点,还暗含了自己的不满,用夜明珠自喻,说明自己的遭遇如同夜明珠,虽然璀璨夺目,但埋没在泥沙中不能熠熠发光。第二联直接写眼前景物,视线由近及远,极为开阔。秋天的江水如同郦道元《水经注》中描绘的景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凄凉悲苦之情由景而生。

  第三联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面对滔滔江水,诗人产生旅泊千里、栖遑百年的感觉,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是最好的概括。最后一联,诗人难以自已,直接写出与好友即将离别,漫漫旅途,只有泪水相伴的悲凉和哀愁。诗中反映出沛王府放逐事件对王勃是致命一击,乐观向上、热情豪放的王勃渐渐远去,凄凉悲苫、忧郁彷徨的王勃开始出现。

  此诗写景浩荡开阔,抒情真实自然,借景传情,景中见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0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春日游罗敷潭》翻译赏析

      《春日游罗敷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   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   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   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7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9K
  • 《百家姓.宗》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宗》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宗》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宗」源出:   一、以官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代有宗伯之官职,掌邦国祭祀典礼之事,亦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天净沙秋思的全文赏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露出令人哀愁的情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7
  • 写景古诗:徐元杰的《湖上》

    宋代诗人徐元杰的《湖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赏析   这是一首春游西湖的诗。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75
  • 《北齐书•樊逊传》“樊逊,字孝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人也。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