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粥心安》原文及译文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范仲淹家贫,读书于南都书舍,煮栗二升,作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块,断齑(腌菜或酱菜)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译文

  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书院读书时,天天煮一大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用刀切成四块,早上晚上拿其中的两块,把腌菜切成几块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把一些美味菜肴送给范仲淹。范仲淹把送的食物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说:“我父亲听说你的生活清淡贫苦,送来食物,你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不是不感谢你们的好意,大概是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我突然享用如此丰盛的菜肴,日后我怎么能再吃下这些粥呢?”

  【阅读训练】

  1、 解释:(1)啖: ;(2)同学:;(3)归: ;(4)遗以食物:;(5)安:

  2、 翻译:(1)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

  (2)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

  (3)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3、文中范仲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

  1、 解释:(1)吃;(2)一起学习;(3)回家;(4)用食物赠送;(5)安宁

  2、 翻译:(1)范仲淹放在一边,不久食物全腐烂了。

  (2)我的父亲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食物,(你)为什么不吃呢?

  (3)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吃得下这粥呢?”

  3、文中范仲淹安于贫困、刻苦读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解释

  1)南都书舍:即南都书院。

  2)釜(fǔ):锅。

  3)画:划。

  4)齑(jī):腌菜或酱菜。

  5)啖:吃。

  6)留守:官职名称。

  7)同学:一起学习。

  8)置:放。

  9)既而:不久。

  10)悉:全,都。

  11)败:坏,腐烂。

  12)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13)闻:听说。

  14)遗(wèi):馈赠,赠送。

  15)何:什么 。

  16) 盖:大概。

  17)安:安定。

  18)遽(jù):一下子,立刻。

  19)馔(zhuàn):菜肴

  20)后日:以后。

  21) 归:返回。

  22)清苦:清淡贫苦

  23)馈:赠送;赠与。

  24)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25)馈以佳肴: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佳肴。

  26)范置之,既而悉败矣:范仲淹(将食物)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

  道理

  1、此文反映了范仲淹知足常乐以及俭朴的品格。

  2、范仲淹不要馈赠的原因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 有人说,苦难是一所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清苦是一件好事,它能催人奋进,它能培养人的意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项籍不肯竟学

      《项籍不肯竟学》出至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第七卷《项羽本纪》。   【文言文】   项籍(项籍字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6
  • 描写梅花的诗句

    描写梅花的诗句   明鸾心在,跨鹤程高,后期无淮。 —— 陆叡《瑞鹤仙·梅》   自怜冰脸不时宜。 —— 苏轼《少年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75
  • 钟惺《夏梅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钟惺 夏梅说 (明)钟惺 ①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22
  • 常考的文言文通假字

    常考的文言文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0
  • 一招制胜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一招制胜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父慧炬,齐尚书郎。高祖①践阼,(远)为步兵校尉。顷之,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6
  •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原文及赏析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