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韩愈《马说》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rǔ)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chēng)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cái)美不外见(xiàn),且欲(yù)与(yǔ)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cè)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cái),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wū)(hū)!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名贵的马,也只能是在低贱的人手中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因为日行千里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无法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打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马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3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 故:因此 。 虽:即使。名:名贵的。

  4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祇(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5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6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 称:著称。

  7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 一食:吃一顿。食,吃。

  9 或:有时。

  10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1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马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齐读、教师正音、学习小组合作扫除字词障碍,使学生读准、读懂课文。

  (二)通过对课文内容“说、辨、议、想”的合作探究过程使学生感悟课文的主旨、文章的寓意、托物寓意的写法。

  (三)通过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使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通过对“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尝试翻译这篇课文。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讲“知己”这个词来源的故事(即伯乐在太行山相马的典故)。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三)理读课文,使学生做到读准、读懂课文

  (板书:一、理读 1、读准2、读懂)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2.学习小组合作 扫除字词障碍。

  (四)解读课文的内容与主旨

  (板书:二、解读1、内容 2、主旨)

  1.说一说

  (1)课文里面有怎样的千里马?

  你可以试着这样说:这是一匹 的千里马,因为……

  (2)又有怎样的饲马者呢?

  你可以试着这样说:我觉得他是 的饲马者因为……

  2. 辨一辨

  作者所说的“食马者” “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板书)千里马喻指 ,伯乐喻指 ,食马者喻指 。

  3.议一议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4.想一想

  我们来看一看文章的主旨,作者想要通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适当补充写作背景)

  (五)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三、品读 共鸣)

  1.教师:品读首先要和作者产生共鸣。比如说,我读到什么地方的时候和作者感到一样,怎么样?说说看。

  2.学生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 学生背诵课文

  (七) 拓展延伸

  1.讨论: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其实封建社会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那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

  2.教师举例:飞人刘翔和教练孙海平;一代影后章子怡和张艺谋等。鼓励学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刻苦勤奋,努力学习,成为一匹千里马。策马扬鞭,马到成功。

  (八) 教学检测反馈设计

  1.基础题:完成“思考与练习”第二题。

  2.拓展题:给韩愈写一封信,抚慰他怀才不遇,愤懑难平的心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河蚌相争渔翁得利》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河蚌相争渔翁得利》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文言文阅读   (二)(8分)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3
  • 文言文《郑伯克段于鄢》赏析

    文言文《郑伯克段于鄢》赏析   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0
  • 欧阳修文集――卷八十九・内制集卷八

      【乾元节谢内中露香表】   嘉?五年正月二十六日〉   伏以清穹眷佑,皇绪丕隆。方阳月之正时,属诞辰而著节。仰瞻霄极,荐此芬馨。冀膺敷锡之祥,永保延鸿之庆。   【乾元节谢内中…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4
  • 摸钟辨盗

      《摸钟辨盗》是一篇文言文,出自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   【文言文】   陈述古②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盗者③。述古乃绐④曰: “某寺…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3
  • 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朝代:明代 作者:沈周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559
  • 张辑念奴娇全词翻译及赏析

      楼阁空濛,管弦清润,一水盈盈隔。   出自]:张辑《念奴娇》   念奴娇   嫩凉生晓,怪得今朝湖上,②秋风无迹。古寺桂香山色外,肠断幽丛金碧③。骤雨俄来,苍烟不见,苔径孤吟屐…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