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原文及译文

  《铁杵磨针》本文出自《方舆胜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去:____方:_____欲: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2、译文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3、持之以恒 启示: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阅读提示】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

  注释

  1眉州:古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2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3成:完成。

  4去:离开。

  5.逢:碰上。

  6.媪(ǎo):年老的妇人。

  7.方:正在。

  8.铁杵(chǔ):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9.欲:想要.

  10.感:被……感动.

  11.还:回去.

  12.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13.卒业:完成学业。

  14.今:现

  15.氏:姓…的人。

  16.太白感其意:李白被她的言行感动了。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55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探究情景教学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情景教学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文言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形成了我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之一。但是在现阶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7
  • 霜天晓角(梅)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疏明瘦直。不受东皇识。留与伴春终肯,千红底、怎着得。夜色。何处笛。晓寒无奈力。若在寿阳宫院,一点点、有人惜。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546
  • 《宋史·孙梦观传》原文及翻译

      :   孙梦观字守叔,庆元府慈溪人。宝庆二年进士。调桂阳军教授,为武学谕。知嘉兴府。轮对,极言:“风宪之地,未闻有十八疏攻一竦者。封驳之司,未闻有三舍人不肯草制者。道揆不明,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7
  •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词类活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0
  • 李致远天净沙·春闺翻译赏析

      【越调】天净沙·春闺   年代:元代   作者:李致远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越调   曲牌:天净沙   画楼徙倚栏杆,粉云吹做修鬟,璧月低悬玉弯。落花懒慢,罗衣特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0
  • 阮郎归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注释①日长:春分之后,白昼渐长。《春秋繁露》:“春分者,阴阳相半…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