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中诸人引》原文赏析及译文

  送秦中诸人引

  金·元好问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

  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中风土完厚 完厚:富庶肥沃

  B. 人质直而尚义 尚:高尚

  C. 脱屣世事脱屣:摆脱

  D. 而造物者亦何靳耶靳:吝惜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人质直而尚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 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 以其无礼于晋

  D. 澹乎其无味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7.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与友人道别的赠序。但是文章少有哀婉之词,纵使写离别,也无隔绝的伤

  痛,有的是对友人得其胜景的欣羡和来年春天相聚的期待。

  B. 文章既直接描写了秦中风土民情之美,又讽刺了那些沽名钓誉的仕途小人,表达了

  自己对朴素恬淡生活的向往,表白了洁身自好、愤世嫉俗之心。

  C. 文章表面上抒发自己的归隐思想,实质上借送别表达政治抱负。与友人道别,“长吁青云”,抒发的是穷且益坚的青云之志;来年相聚,春风得意之中,表达的是走“终南捷径”的美好愿望。

  D. 文章浓墨写山川之胜、人情之美,而对周汉都邑等则粗略概括;自己在秦中的切身

  感受及与友人志同道合的交游用墨较多,而抒写离别之情和个人志向的文字较少,可谓详略得当。

  8.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

  B.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

  C.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

  D.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3分)

  (2)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3分)

  (3)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4分)

  参考答案

  5B 崇尚

  6A 前为并列关系 后为递进关系

  7C 春风不能牵强理解为 春风得意

  8C

  9

  要说到山川之美,游览胜地之多,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

  你们诸位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

  二:

  22.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

  (1)时时酿酒为具 (2)庶几乎不负古人者

  23.第①段中“四方之志多乐居关中”是因为 。(3分)

  24.第②段中最能概括作者与“秦中诸人”关系的一句是 (2分)

  25.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闲居之乐无味无得,所以造物者不吝惜。

  B.闲居之乐的无味无得是超脱世俗者所追求的。

  C.闲居之乐能使世俗之人放弃所争,淡泊名利。

  D.超脱世俗者乐在无所贪、无所争、无所吝惜。

  26.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

  参考答案:

  22.(2分)(1)准备(供应) (2)差不多

  23.(3分)风土完厚;人质直讲仁义;具有山川名胜。

  24.(2分)道相合而意相得也

  25.(3分)B(选A 1分)

  26.(3分)赞扬秦中诸子超然世外,表达自己内心极其向往能追随诸子而隐,但因为离家较远、无法成行而嗟叹。

  参考译文

  关中地方风物土壤富庶肥沃,人民质朴直爽又崇尚道义,风气习俗与喜欢激昂放歌的作风都还保留着秦汉时的旧貌。要说到山川之美,游览胜地之多,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所以志在四方的人都喜欢在关中居住。

  我二十岁左右时,随奉先父官居略阳,曾因秋试在长安住了八九个月。那时我还未脱尽纨绔习气,整天沉溺在灯红酒绿之中,虽然知道有许多名胜美景却无暇顾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关中人士相处得更多了,就对关中的事情更为熟悉了。每当听到谈起长安以及蓝田、鄠杜一带地方的风土物情,面上就显出跃跃欲往的喜色来。你们诸位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我曾打算约你们一起在靠近终南山地方觅一块地,经营五亩田大小的庄园,像举子退居温课一般,收集佳书精研细读,常常酿造美酒供应,相随着宾客游览,扬眉高谈阔论,摆脱尘事困扰,赏览山河美景,考察前代遗迹,这样大概可算不辜负古人了。但是,我因为家在嵩山之南,这么热的天要长途跋涉千里,不像你们来去这么方便。

  你们在清秋佳日扬起马鞭,先我一步登上征途,举头西望,真是气吐青云。现在社会上称心满意的事情如吃山珍海味做高官,腰缠万贯住华美的房子,都是大多数人所追求而老天爷却非常吝惜的,因此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像那闲居的乐趣,或许是平淡得无味,空虚得一无所有,但这正是置身世外的人所追求的,一般的人怎么会去争它,而老天爷又怎么会去吝惜它呢?各位走吧!待到来年春风荡漾的时候,请在辋川岸边等我到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57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四年春,齐侯①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②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97
  •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朝代:五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08
  • 山庄休沐原文赏析

      《山庄休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兰署乘闲日,蓬扉狎遁栖。   龙柯疏玉井,风叶下金堤。   川光摇水箭,山气上云梯。   亭幽闻唳鹤,窗晓听鸣鸡。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1
  • 送东阳马生序和清朝艺苑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和清朝艺苑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题。(18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0
  •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4
  • 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赏析

      “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出自南宋词人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缓辔西风,叹三宿、迟迟行客。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