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 、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 .
②庄周忿然作色曰( ) .
③有中道而呼( ) ..
④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②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3)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①是否;活,使动,使??活,救活 ②脸色 ③路中④将要
(2)①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②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地到干鱼店里把我捡走。
(3)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真诚地去帮助,而不要只说毫无意义的大话和空话。

二:
 1、解释:
     ①与:向          ②顾:回头,回头看
     ③子:你          ④且:将,将要
     ⑤处:安身的地方  ⑥乃:却
 2、翻译: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您可有一点点水救活我呢?
3、庄周是怎样谴责监河侯的?这样表达的作用是什么?
    庄周说了一个涸辙之鲋的寓言故事来谴责监河侯。这样可以有力的谴责监河侯托词的荒唐无理和见死不救的本质。

  【注释】
  (1)庄周:庄子的姓名,战国时宋国人。
  (2)故:因此,所以。
  (3)贷粟(sù):借粮。: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贷:借。
  (4)监河侯:即魏文侯。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
  (5)诺(nuò):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6)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邑:古代贵族受封的领地。
  (7)子:您,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8)忿(fèn)然:生气的样子。
  (9)作色:脸上现出怒色。作:发作,发出。
  (10)中道:道中,半路上。
  (11)顾视:回头看。顾:回头。
  (12)辙(zhé):车轮在地上碾出的痕迹。
  (13)鲋(fù)鱼:鲫鱼。
  (14)焉:在那里。
  (15)何为:做什么。
  (16) 耶(音‘yé’):疑问语气词,相当干现代汉语的“吗”“呢”。
  (17)波臣:海神的臣子。
  (18)岂有:有没有。
  (19)活:使……活。
  (20)且:将要。
  (21)游:劝说,游说。
  (22)吴越之王:吴: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越: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23)激:引(水)。遏阻水势,使它急流。
  (24)常与:老朋友。这里指鱼所赖以生存的水。
  (25)处:居住、存身的地方。
  (26)然:则,就。
  (27)曾(céng):还,简直。
  (28)索:寻找。
  (29)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简直不如早些到卖鱼干的铺子里找我!肆:店铺。
  

【翻译】
  庄子家里贫穷,所以往监河侯借粮米。监河侯说:“可以,我马上要收到租金(统治者在自己的领地里向老百姓收取税赋、租金等收入),借给你三百两金子,好吗?”庄子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听到呼喊的声音,我环顾四周,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啊,你是做什么的呢?’鲫鱼回答说:‘我原本是东海海神的臣子。你有没有一升半斗水让我活命呢?’我说,‘可以啊,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吗?’鲫鱼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水,我没有可生存的地方,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说这些,还不如及早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道理
庄周即庄子,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于是就向富有的监河侯去借。作者用十分简练的文笔,描绘出监河侯这个吝啬鬼的形象,揭示出了一个道理: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绝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大话和空话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寓意
这个故事源于庄周借粮,监河侯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要等到拿到金钱之后。庄子‘忿然作色’,立刻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来反击监河侯。庄子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这个故事是用来说明人做事要当机立断。同时讽刺世人不从实际出发,做些无效的事。 鲋鱼的回答可以用“远水解不了近渴”概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4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题,加大了考查力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导学案资料之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关注点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1
  • 白居易《杨柳枝词》原文、注释和鉴赏

    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释】 (1)作者以刑部尚书致仕(退休)后,寓居洛阳时所作,诗人年龄当已过七…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50
  • 郑日奎《醉书斋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4
  • 《宋史・庞安时》

    原文: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49
  • 《情妇》原文及赏析

      郑愁予简介   (1933—),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童年时随父亲的军旅生涯生遍大江南北。少年时就读于北平崇德中学。1947年入北京大学文学班学习。1…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83
  •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子》   [注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