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寻梅赏析

  【原文】

  双调·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释】

  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植梅养鹤,“孤山梅”因此而名传遐迩。

  缟袂绡裳:缟袂(gao3mei4),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这里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酒醒寒惊梦:寒气融着梅香袭来,酒也醒了,梦也醒了。

  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所创造的意境的化用。

  【赏析】

  小令头三句所形象地描绘的百折不挠地寻觅梅花的过程,也就更多地喻示了作者对于梅花玉洁冰清、傲世独立的精神魂魄的倾心向往和执着追求。“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则给人一个踏破铁鞋以后终获至宝的惊喜,曲作的结构也立即从平实朴拙跃入错落跌宕的佳境之中。然而作者的情绪向着反方向急转直下:冷风彻骨,骤然梦醒,凄婉的笛声在料峭的春寒中幽幽传来,如泣如诉,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融吞没于一派昏黄之中。这种低调的旋律和浓重的感伤色彩,是否是作者对崇高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生态环境的艰难乃至时时有可能横遭摧残的一种暗示和象征,从而流露出来的一种忧伤迷惘的意绪?

  在仅仅四五十字的短章中,情感回环起伏,情节一波三折,说明作者艺术技巧的圆熟。

  【题解】

  《寻梅》描写寻梅的意趣和梅花的风韵,抒发了作者失意的心绪。

  双调·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60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春天古诗《喜张沨及第》翻译和赏析

      导语:《喜张沨及第》是唐朝时期的一首五绝诗,作者是赵嘏。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春天古诗《喜张沨及第》翻译和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喜张沨及第   唐代:赵嘏   春雪满空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00
  • 文言文《宋史·梁克家传》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宋史·梁克家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梁克家,字叔子,泉州晋江人。幼聪敏绝人,书过目成诵。绍兴三十年,廷试第一。授平江签判。时金主亮死,众皆言可乘机进取。克家移书陈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8
  • “杨信民,名诚,以字行,浙江新昌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乡举入国学。宣德时,除工科给事中。母忧归。营葬土石必躬舁数百步,曰:“吾葬吾母,而专役他人,吾不安也。”服阕,改刑科。寻以王直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9
  • 学习技巧让中考文言文学复习轻松

    学习技巧让中考文言文学复习轻松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0
  • 鹬蚌相争原文附译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7
  •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原文及译文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若水幼聪悟,十岁能属文。华山陈抟见之,谓日:“子神清,可以学道;不然,当富贵,但忌太逮尔。”雍熙中,举进士,释褐同州观察推官,听决明允,郡…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