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寻梅原文赏析

  【原文】

  双调·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释】

  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植梅养鹤,“孤山梅”因此而名传遐迩。

  缟袂绡裳:缟袂(gao3mei4),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这里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酒醒寒惊梦:寒气融着梅香袭来,酒也醒了,梦也醒了。

  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所创造的意境的化用。

  【赏析】

  小令头三句所形象地描绘的百折不挠地寻觅梅花的过程,也就更多地喻示了作者对于梅花玉洁冰清、傲世独立的精神魂魄的倾心向往和执着追求。“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则给人一个踏破铁鞋以后终获至宝的惊喜,曲作的结构也立即从平实朴拙跃入错落跌宕的佳境之中。然而作者的情绪向着反方向急转直下:冷风彻骨,骤然梦醒,凄婉的笛声在料峭的春寒中幽幽传来,如泣如诉,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融吞没于一派昏黄之中。这种低调的旋律和浓重的感伤色彩,是否是作者对崇高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生态环境的艰难乃至时时有可能横遭摧残的一种暗示和象征,从而流露出来的一种忧伤迷惘的意绪?

  在仅仅四五十字的短章中,情感回环起伏,情节一波三折,说明作者艺术技巧的圆熟。

  【题解】

  《寻梅》描写寻梅的意趣和梅花的风韵,抒发了作者失意的心绪。

  双调·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60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

      春天,田园的景色很美。现在就让我带你去瞧瞧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晦日湖塘   唐·孙逛   吉日初成晦,方塘遍是春。   落花迎二月…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6
  •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原文及译文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4
  • 文言文《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译文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0
  •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 不应。苏廷页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9
  •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这两句是以巢居的燕子,比喻飘零的自身——燕子啊,可怜你天南地北,处处衔泥筑你的窝巢,和我这飘泊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0
  • 《东坡食汤饼》阅读答案及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