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食汤饼》阅读答案及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
    ①汤饼:类似面条。
    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
    ③南迁:贬谪到南方。
    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⑤鬻:卖。
    ⑥恶(cū):通“粗”。
    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
    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试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恶不可食     ▲      
      (2)徐谓黄门曰     ▲      
      (3)秦少游闻之     ▲  
    2.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4.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     ▲    的人。
【参考答案】
    1.(1)吃(2)告诉、对……说(3)听说、听见  
    2.A 
    3.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4.豁达(乐观、洒脱)
                       (2008年浙江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作者简介】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译文】
    苏轼与弟弟苏辙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藤州之间相遇,路边有卖汤饼的人,于是兄弟二人买了汤饼吃,( 汤饼)粗陋得难以下咽。苏辙放下筷子叹气,但是苏轼已经很快吃光了,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九三郎,你还想细细咀嚼吗?”说完大笑着站起来。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风格)罢了。”

【启示】
    从《东坡食汤饼》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幽默、乐观、开朗、豁达、洒脱的人,豪放中则带有沉稳和理思.从《东坡食汤饼》中,可以看出,苏轼对粗茶淡饭,食之坦然。面对人生的坎坷,依然是乐观、开朗,这篇笔记文,极其简单,它出自南宋爱国名将、著名诗人陆游的笔下,表示陆游对苏轼政治态度的肯定,对其品质人格的敬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2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东施效颦文言文及翻译

    东施效颦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西施①病心②而颦③其里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⑥妻子而去⑤之走。彼知颦美⑦,而不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9
  • 渡荆门送别李白全诗意思、思想感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全诗意思、思想感情”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渡荆门送别李白全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6
  • 王安石《孔子世家议》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3—26题(15分) 甲:太史公曰: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46
  • 最出名的兰花古诗词(赞美兰花古诗50首)

    兰花在中国久负盛名,有花中君子的美誉,以香取胜,色泽宜人,迎寒怒放,风姿潇洒,品格高洁,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成为古今文人描写的对象。闲暇之日,漫游旷野,徜徉于兰花之中,回味…

    古诗文 2022年5月8日
    153
  • 送二兄入蜀翻译赏析

      《送二兄入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前言】   《送二兄入蜀》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9
  •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原文及译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