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翻译赏析

  《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

  【鉴赏】

  《竹枝词九首》是吟咏风土人情的民歌体乐府诗,此诗为《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一首。 一二两句写山水雄阔隽秀之美。

  “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 “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本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歌的悦耳,但因了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读者自然能体会出歌声的优美。 四句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 全诗之妙,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

  第三句中,“上来”既可理解为“登到高处”亦可理解为“出来”,无论作何解读,歌声那情绪饱满、难以自禁的形象呼之欲出。而第四句中一个“动”字更是传神。“北人”即外乡人。春日雄奇秀丽美景,他无心欣赏,只顾匆匆赶路,忽然,当地人一曲高歌令其驻足而听,心为之怦然,神为之飞越。一个“动”字写出北人神情,又引起读者共鸣。 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山高草绿水澄明,春日美景烘托渲染当地人不吐不快的蓬勃之情,也烘托渲染异乡人心不在此的旁骛之意,一景两色一石二鸟。 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诗人第三句,由景及人,此一转;至第四句,以当地人的高歌反衬异乡人的乡情,此二转。同时,写乡情以大江大山和滋生无限的春草来烘托渲染,写出来的当然就不是儿女情长,小家碧玉,而是浩荡乡思,人所共识的那份故园情结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3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翻译及赏析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29
  • 《宋史·魏能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   魏能,郓人也。少应募,隶云骑军,后选补日骑左射,又隶殿前班,七迁散员左班都知。旧制,诸军辞见,才器勇敢或迥异出群者,许将校交举以任,使毋枉其志。能时戍外藩,咸未有举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3
  •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   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在复习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这种题型。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隋书·房彦谦传文言文阅读题

    隋书·房彦谦传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房彦谦,字孝冲,本清河人也,世为著姓。彦谦早孤,不识父,为母兄之所鞠养。长兄彦询,雅有清鉴,以彦谦天性颖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0
  • 烂果――

    我的肉早被黑虫子咬烂了。 我睡在冷辣的青苔上, 索性让烂的越加烂了, 只等烂穿了我的核甲, 烂破了我的监牢, 我的幽闭的灵魂 便穿着豆绿的背心, 笑迷迷地要跳出来了! 以上选自《红…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0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象祠记附译文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象祠记附译文   象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宜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