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翻译赏析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的词意:鸿雁飞翔云端,鱼儿游戏水里,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出自晏殊《清平乐》

  清平乐

  晏殊(北宋)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注释

  ①红笺(jiān)声):红色的质地很好纸片或者条。供题诗、写信等用的小幅纸张。如

  :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

  ②平生意:这里是写的平生相慕相爱之意。[1]

  ③鸿雁: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鸭科鸟(鸿雁)可以传递书信。也作书信的代称。“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④惆怅:失意,伤感。惆怅就是因为心中郁闷而不知道该干什么,忧伤和悲哀是表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惆怅是强调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

  ⑤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 赵嘏 《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元·彭芳远 《满江红》词:“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 清·黄遵宪 《养疴杂诗》:“竹外斜阳半灭明,卷帘欹枕看新晴。”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 昆明 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

  参考译文:

  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桃花般的人面不知道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译文4:

  写在红笺上的蝇头小楷麻麻密密,说尽了平生爱慕之意。鸿雁高飞在云霄,鱼儿潜游在水底,雁杳鱼沉,真令人伤感啊——这书写着我柔情蜜意的情书由谁传递?

  夕阳西下,我独登西楼,倚栏眺望,那远山恰对着帘钩,遮挡了视线,徒增了我的烦忧。那人不知到何处去了,楼前的绿波,依旧汩汩东流。

  赏析

  《清平乐·红笺小字》由晏殊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念远怀人的爱情词,是晏殊“艳情”词的代表作之一。上阕修书寄情。“鸿雁在云鱼在水”,表明欲求雁、鱼传信而不可得,是典故的反用。下阕触景生情“斜阳独倚西楼”,既写“倚楼”人的孤独,又写夕阳“倚楼”的景色,运思佳妙。“遥山恰对帘钩”,以遥山的兀立,突出自己以远山为伴的凄凉,更突出空间之开阔及缺少“那人”的寂寞。最后以景物作结而令人回味。

  此词用语雅致,语意恳挚,抒情婉曲细腻。词中运用了一些传统文化意象和相关典故,深情含蓄,音韵悠长

  此为怀人之作。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抒情。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词里的主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显然,对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三、四两句抒发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运典出新,比起“断鸿难倩”等语又增加了许多风致。

  过片由抒情过渡到写景。“斜阳”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在楼头眺望的孤独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远处的山峰又遮蔽着愁人的视线,隔断了离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怅难遣。“遥山恰对帘钩”句,从象征意义上看,又有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的意味。倚楼远眺本是为了抒忧,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从抒情手法来看,又多了一层转折。

  结句化用自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同时又赋予它新意。佳人已经不知身在何处,而那曾经照映过佳人倩影的绿水,却依旧缓缓地向东流去。那无限的相思,也随着绿水一起悠悠东流。由红笺、斜阳、远山、帘钩,再到绿水,这一系列看似相对静止的景物中,构成了一幅表面上平静、舒缓,深层里蕴含着感情浪涛的图卷,令人回味不已。

  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全词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4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越调】凭阑人_暮春即事二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暮春即事二首 万朵青山生暮云,数点红香留晚春。凭阑愁玉人,对花宽翠裙。 小玉阑干月半掐,嫩绿池塘春几家。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江…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654
  •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4
  • 行路难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7
  • 《宋史·徐经孙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   徐经孙,字中立。宝庆二年进士,授浏阳主簿。潭守俾部牙契钱至州,有告者曰:“朝廷方下令颁行会[注],令若此钱皆用会,小须,则幸而获大利矣。”经孙曰:“此钱取诸保司,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8
  •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及翻译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及翻译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小编整理了《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及翻译,欢迎欣赏与借鉴。   荆轲刺秦王   西汉 刘向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7
  • 《春晓》原文及注释译文

      《春晓》   作者:(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2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