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翻译及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其主要内容为: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卷帘人”却敷衍女主人公,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全词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注释】

  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

  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翻译】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之前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赏析】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4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仙子古诗翻译赏析

      水仙子·归兴①   张可久   淡文章不到紫薇郎,小根脚登白玉堂。远功名却怕黄茅瘴,老来也思故乡,想途中想感魂伤。莽莽冯公岭,浪淘淘扬子江,水远山长。   [注解]   淡文章…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0
  • 描写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诗句「」   九月一号一过,秋天就慢慢走到我们的身边,秋高气爽,你知道有哪些秋天的诗句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描写秋天的诗句【精选】。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描写秋天的诗句…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60
  •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阅读答案

    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6
  • 不识自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不识自家原文 原文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l…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9
  • “阳雁叫霜来枕上,寒山映月在湖中”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阳雁叫霜来枕上,寒山映月在湖中” 出自:严维《酬诸公宿镜水宅》 这两句写深秋时节月夜的景象——夜已深沉,秋霜已降,寒意袭人。忽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7
  • 文言文读书笔记参考

    文言文读书笔记参考   篇一:古文读书笔记要求   古文读书笔记要求   1、 题目、文体、作者、出版社   2、 选择选修课本《唐宋散文选读》《诸子散文选读》《必修4》《必修5》…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