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习的原文及翻译

  《孔孟论学习》原文和翻译(译文)

  孔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受迷惑,五十岁能懂得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不用怎么想就能明白,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过规矩。”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孔子:“孔圉凭什么借谥号为‘文’?”孔子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对身份低微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圉的谥号为‘文’。”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我自己要停止!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继续,我自己要继续!”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是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再存活的了。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把王冷淡到了极点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不专心致志地学,就不能得到收获。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着,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与另一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学得好。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另一个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页罢了。仁道的人天下无敌,凭极仁道的周武王征伐最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使许多血让木棒都漂浮起来了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5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伯夷列传

    朝代:两汉 作者:司马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810
  •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翻译赏析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3
  • 智狐文言文翻译

    智狐文言文翻译   导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209
  •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   读文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1
  • 《氓》古今异义

    《氓》古今异义 至于,古义:到;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耽,古义:沉溺;今义:耽误。 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泣涕,古义:眼泪;今义:眼泪和鼻涕。 贿,古义:财物;…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376
  • 《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复习

    《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复习   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4、绌:屈平既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