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丁拔蛇原文及翻译

  出自《华阳国志·蜀志》

  开明帝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①。每王薨②,辄(zhé)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③遗④蜀王,王报⑤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承⑥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

  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

  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zǐ)潼(tóng),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⑦之,不禁⑧;至五人相助,大呼抴⑨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⑩,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乃登之,因命曰“五妇冢(zhǒng)”。山川平石上,为“望妇堠①”,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注释]

  ①钧(jūn):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②薨(hōng):古代称诸侯死为薨。③笥(sì):古代一种方形的盛物竹器。④遗(wèi):赠送。⑤报:回报,回赠。⑥承:这里有馈赠之意。⑦掣(chè):抽取。⑧不禁:这里指力量不够。⑨抴(yè):同“拽”。⑩将从:随从之人。①堠(hòu):本为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土堡状的建筑物。

  [译文]

  开明帝在位时,蜀地有兄弟五人,都是大力士,号称“五丁力士”,能移山,能举万钧重物。每当蜀王去世,都要立起一块巨石,石长三丈,重千钧,作为墓的标志,也就是今天看到的石笋,这些都是五丁壮士立的,那地方名叫“笋里”。

  周显王在世时,蜀王统治着褒斜谷和汉中一大块地盘。蜀王在山谷中射猎,与秦惠王相逢。秦惠王拿一竹匣黄金赠给蜀王。作为回报,蜀王送给秦惠王不少珍宝玩物。然而珍宝到了秦王手中,却化作泥土。秦王大怒,群臣向他祝贺说:“这是老天赠予的,象征着大王将会得到蜀国的土地。”秦惠王听了,便转怒为喜。

  秦惠王让人雕刻了五头石牛,这些石牛每天早上都能屙(ē)黄金,号称“牛便金”。秦王还派了百名士兵加以养护。蜀人听说了,十分眼热,蜀王便派使者索要石牛,秦惠王准许了。蜀王派了五丁力士把石牛迎来,却不能拉金子。蜀王很恼怒,派人把石牛送还,并嘲笑秦人是“东边的放牛娃,乡巴佬”。秦人却笑着回答:“我们虽然放牛,但早晚得到蜀地。”

  秦惠王得知蜀王好女色,便许诺将五位美女嫁给蜀王。蜀王又派五丁力士去迎亲。返回梓潼时,见一条大蟒蛇钻到石穴中。一位力士拉住蛇尾向外拽,力量不够,其他四人跑上来帮忙,大声呼喊用力。突然大山崩塌,将五力士及秦国的五美女连同一起来的随从,全都压死在下面。那座大山也分为五座山峰,山顶上有平滑的大石。蜀王闻讯,十分悲痛,

  于是登上山峰,将五岭命名为“五妇冢”。并在山川间的平石上,建造望妇堠、思妻台,——如今也有将这座山称为“五丁冢”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5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史·陈有年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陈有年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对于文言文的翻译,各位可以多练习、多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明史·陈有年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原文:   陈有年,字登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2
  • 描写荷花的诗词名句集锦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3、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4、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5、莲香隔浦渡,…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1
  • 夜行船赠赵梅壑翻译赏析

      《夜行船·赠赵梅壑》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甃清漪方镜小。绮疏净、半尘不到。古鬲香深,宫壶花换,留取四时春好。   楼上眉山云窈窕。香衾梦、镇疏清晓。并蒂…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7
  • “闲留宾客尝新酒,醉领笙歌上小舟。”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闲留宾客尝新酒,醉领笙歌上小舟。”这两句是说,因闲而留客品尝新酿的酒,酒醉而领笙歌伴奏,泛舟游赏。见其兴致,亦见其闲适。 出自白居易《府中夜赏》 樱桃厅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高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

    高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   (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8
  •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知识点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