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渔夫原文及译文赏析

  渔父

  屈原既⑴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⑵。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⑶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⑷。”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⑸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⑹?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⑻者必弹冠,新浴⑼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⑽,受物之汶汶⑾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⒀而笑,鼓枻⒁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⒂,可以濯⒃吾缨⒄;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⒅,不复与言⒆。

  阅读练习

  4.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① 形容枯槁② 何故而至于斯

  ③ 是以见放④ 安能以身之察察

  ⑤ 鼓枻而去⑥ 可以濯吾缨

  5.请用文中的主要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渔父劝屈原应该怎样处世?

  ②屈原怎样答复渔父的劝说?

  6.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思。

  7.你从划线句子中一个“宁赴”,一个“安能”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屈原?

  8.屈原在《渔父》之中阐述了两种不同对待现实的态度,其一是渔父的“水清濯缨,水浊濯足”的随遇而安,其二是屈原的“世浊我清,众醉我醒”的矢志坚守。你更赞同谁的人生观?为什么?

  参考答案

  4.①形体和容貌; ② 这样,这地步; ③ 因此; ④ 怎么; ⑤ 敲击;⑥洗。

  5.①举世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醣。②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耳,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6.整个世界都是如此污浊,只有我是那么的清白;众人都像喝醉了酒一般糊涂,只有我是那么的清醒。

  7.宁可放弃生命,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自己人格清白的高尚的屈原。

  注释

  ⑴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

  ⑵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

  ⑶三闾(lǘ)大夫:楚国官职名,掌管教育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宗族子弟。屈原曾任此职。

  ⑷是以见放,是:这。以:因为。见:被。

  ⑸淈(gǔ):搅浑。《说文》:“淈,浊也。从水,屈声。一曰滒泥,一曰水出貌。”

  ⑹哺:吃。糟:酒糟。歠(chuò):饮。《说文》:“歠,饮也。” 醨(lí):薄酒《说文》:“醨,薄酒也。”。 成语:哺糟歠醨

  ⑺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⑻沐:洗头。《说文》:“沐,濯发也。”

  ⑼浴:洗身,洗澡。《说文》:“浴,洒(xǐ)身也。”洒,古同“洗”。

  ⑽察察:清洁,洁白的样子。

  ⑾汶(mén)汶:污浊的样子。[2]

  ⑿皓皓:洁白的或高洁的样子。

  ⒀莞尔:微笑的样子。

  ⒁鼓枻:摇摆着船桨。.鼓:拍打。枻(yì):船桨。

  ⒂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或谓沧浪为水清澈的样子。”沧浪之水清兮”四句:这首《沧浪歌》,亦名《孺子歌》,又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可能是流传于江浙一带的古歌谣。

  ⒃濯:洗。

  ⒄缨:系冠的带子,以二组系于冠,在颔下打结。

  ⒅遂去,遂:于是。去:离开。

  ⒆不复与言,复:再

  参考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赏析:

  《渔父》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两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5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8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下面是其原文,欢迎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宋…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84
  • 描写柳树的诗句

    描写柳树的诗句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0
  • 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晁冲之《汉宫春·潇洒江梅》翻译赏析

    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译文]  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   [出自]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2
  • 谲判的文言文翻译

    谲判的文言文翻译   谲判是指做了好事反遭诬陷,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弊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谲判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   谲判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乾隆间,苏…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0
  • 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的翻译赏析

      《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